|
四是實施融入“一帶一路”行動,加快建設國家門戶城市和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實施國際化城市建設2025規劃年度計劃,加強對外大通道建設,統籌推進高水平雙向開放,拓展城市發展新空間,形成全方位開放新格局。
厚植對外交通發展優勢。以打造國際樞紐空港城市為目標,啟動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及場外配套設施建設,實施雙流國際機場優化提能工程,推動硬件改造、流程再造、服務提升,規劃建設城市候機廳。以打造高鐵樞紐城市為目標,加快西成客專、成貴客專和成蘭、川藏、成昆鐵路建設,加快成都北站擴能改造,力爭成蒲鐵路建成通車。以打造區域高速公路樞紐為目標,開工建設環成都經濟區和新機場高速。
深入實施“蓉歐+”戰略。以打造貫通歐亞、通江達海“一帶一路”大走廊為目標,加快成都國際鐵路港建設,拓展國際國內物流“兩張網”,推動物流業與制造業、服務業“三業并舉”,做強樞紐、節點、腹地、服務“四大支撐”,規劃建設“蓉歐+”陸港產業園,加快打造國際口岸城市和國家向西向南開放橋頭堡。“蓉歐快鐵”國際端延伸至荷蘭蒂爾堡等歐洲樞紐城市,國內端延伸至沿海沿邊重要城市,全年開行300列以上。積極融入長江經濟帶建設,提升“成宜瀘漢”港口聯運水平。加快公路貨運集散中心建設。開工建設一站式口岸綜合服務中心。
做大國際合作平臺。啟動中韓創新創業園“一園一基地”建設,推動中法生態園、新川創新科技園加快建設,規劃建設中德創新產業園、中古生物產業園,加快打造國際“五金小鎮”。爭取更多外國領館和國際組織分支機構落戶。實施外籍人士“家在成都”工程,為外籍人士在蓉工作生活創造更好環境。爭取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爭創中國(成都)內陸自由貿易試驗區。支持歐盟創新中心發展。
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編制“一帶一路”產業指導目錄,強化維護權益、規避風險等政務服務,鼓勵企業“走出去”開拓市場,參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跨境園區和重大工程建設。建立政府一把手招商引資出勤率和成功率綜合考核機制,持續提升專業化招商水平,引進一批核心競爭力強、帶動作用大的項目。實際利用外資80億美元以上,到位內資3600億元以上。
增強區域合作整體效能。發揮“首位城市”作用,加強與德陽、綿陽、遂寧、資陽、眉山、樂山、雅安等成都經濟區城市合作。推動與瀘州、宜賓、甘孜、阿壩、涼山、攀枝花等地合作。加快成渝經濟區一體化。加強成渝西昆貴“鉆石經濟圈”區域合作。深化與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區合作。
五是實施城建攻堅行動,加快建設宜業宜居城市。實施城建攻堅2025規劃年度計劃,統籌規劃、建設、管理三大環節,地下地上并舉,市區兩級聯動,整體提升城市承載能力和功能品質,讓市民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優化城市空間布局。以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為目標,統籌生態、生產、生活三大布局,統籌空間、規模、產業三大結構,加快構建“雙核共興、一城多市”網絡城市群大都市區發展格局,完成大都市區規劃編制。加快二三圈層區(市)縣“獨立成市”形成都市新區,著力打造產城融合、職住平衡、均衡發展現代化新城區。大力提升中小城市和特色鎮功能品質,持續推進“小組微生”幸福美麗新村建設。開展2049遠景發展戰略研究。
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成都天府新區產業承載能力和服務配套功能,啟動高鐵天府站建設。加強城市綜合交通體系建設,加密市域公交線網,強化市域高速、快速路網絡及重要轉換節點建設改造,完成紅星路、中環路、成洛路等道路綜合改造工程,確保成溫邛快速路建成通車,新改建村組道路1500公里以上。加強城區綜合管廊建設,啟動排水、排污“深隧”系統規劃,建成成洛大道和成渝高速入城段綜合管廊。推進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帶寬擴容。對接好國家重點項目工程包,爭取更多國家專項建設基金。
大力實施軌道交通加速成網計劃。以“中心城區加密成網、天府新區基本成網、軌道交通全域覆蓋、實現軌道交通網絡化”為目標,新開工地鐵6號、8號、9號線等5個項目,加快5號、10號、18號線等9個項目建設,確保3號線、4號線一期開通運營,在建里程373公里,力爭每年開通2條地鐵,2020年運營里程達到500公里、在建里程150公里以上。啟動都江堰有軌電車建設,加快IT大道、新津有軌電車示范線建設。啟動市域鐵路公交化運營改造。讓市民出行更加便捷、準點、舒適。
提升中心城區功能品質。落實“小街區規制”技術管理規定,推動9個示范片區加快建設,加快構建城市主干道圍合、中小街道分割、路網密度較高、公共服務就近配套的開放型街區,提升城市通透性、人情味和微循環能力。深入實施“北改”工程,加快天回鎮、八里莊等重點片區改造,實施1.6萬戶棚戶區、550個老舊院落改造,啟動20個老舊市場調遷和太平寺機場搬遷,加快中心城區停車場建設。開工建設城市音樂廳,規劃建設露天音樂廣場及音樂坊、奧林匹克體育中心。
六是實施美麗成都行動,加快建設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城市。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實施生態文明建設2025規劃年度計劃,推動城市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讓成都的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
完善生態文明體制機制。加快構建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立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空間規劃體系、資源總量管理和全面節約制度、資源有償使用和生態補償制度、環境治理體系、環境和生態保護市場體系、生態文明績效評價考核和責任追究制度。加強資源集約節約高效利用,科學劃定和嚴守生態紅線,深化環評審批制度改革,大力推進建筑工業化和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
強化城鄉生態建設保護。加強環城生態區建設和海綿城市建設,開工建設江安湖、北湖等5個水庫,建成中和濕地等3個濕地公園。實施城市“增花添彩”工程,以再現“花重錦官城”勝景為目標,新增城市公園綠地10萬平方米,新建街頭小游園10個以上,加快26個賞花基地提檔升級。實施龍泉山脈生態提升工程,筑牢龍門山、龍泉山“兩山環抱”生態屏障。強化飲用水水源地保護,開工建設李家巖水庫。啟動成都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積極申辦第十二屆中國園博會。
加強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實施交通擁堵治理“九大行動”“九大計劃”,系統治理交通擁堵問題。抓好大氣環境綜合治理,推動空氣質量持續好轉。實施水生態系統2025規劃年度計劃,推動生產、生活、生態用水“三水共治”。加強土壤污染和農村面源污染綜合治理。強化城鄉環境衛生管理、市容秩序管控和公共設施管護,開展城鄉薄弱區域“臟亂差”治理攻堅行動,實現城區餐廚垃圾統一規范收運、集中無害化處理,確保城市干凈、整潔、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