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選)
我國貴州甕安動物化石群的發現為進化論的一起重要事件。它的發現和研究平息了一場對達爾文進化論的“圍剿”;為“寒武紀大爆發”事件的重新詮譯提供了新的關鍵性證椐。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陳均遠研究員和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冼鼎昌院士在《2007科學發展報告》發表了一篇題為“動物世界伊甸園的探秘”的文章。
文中重點介紹了以貴州小春蟲為代表的最古老兩側對稱動物化石的發現。兩側對稱動物在生命整個過程,或生命周期的某個階段左右對稱和前后軸向構造。中胚層的出現為兩側對稱動物起源的重要事件,為動物組織、器官和系統的分化,為動物向更加復雜的體構和向更加復雜的行為的演化,以至于人類的出現開啟了窗口。
兩側對稱動物不僅是現今,而且在5已3千萬年前澄江動物化石群已經成為動物界的主體成員。澄江兩側對稱動物化石群已經開始了高度的分化,現代兩側對稱動物許多門或亞門一級在澄江動物化石群都能找到化石代表。
2003年研究人員經過許多個日日夜夜的不懈努力,找到了10塊保存精美的兩側對稱動物成體化石,這些化石屬于同一物種,取名為“貴州小春蟲”以紀念這種在地球走出漫漫嚴冬、春光乍現時刻誕生的小東西。這一成果于2004年發表于《科學》雜志。
對貴州小春蟲的發現,譽之為當年全球一百項最重要科技成果之一,《科學美國人》雜志于2005年為這一發現發表了專門的評論性文章;有些半信半疑,因為兩側對稱動物這時出現似乎是太早了;還有些對這種脆弱的小東西能夠保存成為化石提出異議。
2005年以來陳均遠科學小組把工作目標聚焦到胚胎化石,以便從胚胎化石找到兩側對稱動物存在的證據。
之后,我國古生物專家和同步輻射專家及其合作者對具極葉胚胎化石進行了三維無損傷研究,該項研究成果發表在2006年6月的《科學》雜志上。這一成果不僅為前寒武紀兩側對稱動物演化史提供了新的可靠證據,同時暗示了兩側對稱動物在甕安動物群已經開始了初步分化,同時也為同步輻射在早期生命研究領域的應用展現了前景。(摘自中國科學院“科學發展報告”課題組撰寫的《2007科學發展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