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无码日韩,无码不卡免费v片在线观看,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9797

首 頁 要聞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發展要聞  -證監會:券商須讓投資者理解"買者自負"原則 加強投資者教育 -北京:企業拖欠工資最高罰款3倍 出口企業調查:與人民幣升值賽跑 -民政部加緊慈善立法 將改變管理缺位現狀 將簡化捐贈免稅手續 -第四次生育高峰到來 粵年產一個百萬人口縣 06年200萬夫妻離婚 -滬深總市值首破18萬億 股市收盤下跌 B股持續重挫拖累A股 - 京流動人員檔案新規:不入社保不能存檔 滬探索居家養老服務模式 -四大鋼廠聯手開發海外礦產資源 中鋼協駁斥"中國鋼鐵威脅論" -新企業破產法將推出 政策性破產明年終結 鼓勵銀行向小企業貸款 -第二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閉幕 -中國明確義務教育政府負全責 經費須報人大批準 部分高校擬改名
2004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2 月 01 日 
字號:    打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2004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摘要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

2005年6月2日

2004年度全國環境質量基本穩定。城市空氣質量與上年相當,部分城市污染仍然嚴重。酸雨污染略呈加重趨勢。地表水水質無明顯變化,近岸海域海水水質與上年基本持平,東海和渤海污染嚴重。城市聲環境質量較好,輻射環境質量基本維持在天然本底水平。耕地面積仍呈減少趨勢。生態狀況無明顯改善。氣候屬偏好年份。

淡水環境2004年七大水系的412個水質監測斷面中,Ⅰ~Ⅲ類、Ⅳ~Ⅴ類和劣Ⅴ類水質的斷面比例分別為:41.8%、30.3%和27.9%,七大水系總體水質與去年基本持平,珠江、長江水質較好,遼河、淮河、黃河、松花江水質較差,海河水質差。主要污染指標為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錳酸鹽指數和石油類。

海河水系屬重度污染,劣Ⅴ類水質的斷面比例為56.7%,與上年相比水質無明顯變化;遼河水系屬中度污染,Ⅰ~Ⅲ類、Ⅳ~Ⅴ類和劣Ⅴ類水質的斷面比例分別為:32.4%、29.7%和37.9%,與上年相比總體水質好轉;淮河水系屬中度污染,Ⅰ~Ⅲ類、Ⅳ~Ⅴ類和劣Ⅴ類水質的斷面比例分別為19.8%、47.6%和32.6%,部分支流污染仍嚴重,與上年相比水質無明顯變化;黃河水系屬中度污染,Ⅰ~Ⅲ類、Ⅳ~Ⅴ類和劣Ⅴ類水質的斷面比例分別為36.4%、34.1%和29.5%,支流污染較重,與上年相比水質無明顯變化;松花江水系屬中度污染,Ⅰ~Ⅲ類、Ⅳ~Ⅴ類和劣Ⅴ類水質的斷面比例分別為21.9%、53.7%和24.4%,與上年相比總體水質變差;長江水系屬輕度污染,Ⅰ~Ⅲ類、Ⅳ~Ⅴ類和劣Ⅴ類水質的斷面比例分別為72.1%、18.3%和9.6%,與上年相比水質無明顯變化,長江省界斷面水質保持良好;珠江水系總體水質良好,Ⅰ~Ⅲ類、Ⅳ~Ⅴ類和劣Ⅴ類水質的斷面比例分別為78.8%、15.1%和6.1%,與上年相比水質基本持平。

2004年度七大水系污染程度由重到輕依次為:海河、遼河、淮河、黃河、松花江、長江、珠江。

2004年監測的27個重點湖庫中,Ⅱ類水質的湖庫2個,Ⅲ類水質的湖庫5個,Ⅳ類水質的湖庫4個,Ⅴ類水質湖庫6個,劣Ⅴ類水質湖庫10個。其中“三湖”(太湖、巢湖、滇池)水質因總氮和總磷濃度高而均為劣Ⅴ類。太湖水質與上年比有所改善,但仍處于中度富營養狀況。滇池草海屬重度富營養化,外海屬中度富營養化,與上年相比,水質有改善。巢湖水質屬中度富營養化,水質無明顯變化。

在47個重點城市中,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99.9%~80%、79.9%~60%、59.9%~0.1%和0的城市分別為25個、8個、3個、10個和1個,與上年相比,城市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略有提高。

2004年,全國187個城市中,與上年相比,地下水污染減輕的有39個,污染加重的52個,水質穩定的96個。主要城市和地區的地下水水質受人為活動影響較大,硝酸鹽、亞硝酸鹽、氨氮、氯化物等組分的含量普遍升高。2004年全國192個主要城市中,與上年相比,地下水水位呈上升趨勢(變化幅度大于0.5米)的有53個城市,水位呈下降趨勢的有61個城市,水位保持基本平衡的有78個城市。地下水位升降幅度一般小于3米,局部地區大于5米,華東部分地區達到10~40米。

2004年廢水排放量為482.4億噸,其中工業廢水排放量為221.1億噸,生活污水排放量為261.3億噸。化學需氧量排放量為1339.2萬噸,與去年基本持平,其中工業排放量為509.7萬噸,生活排放量為829.5萬噸;氨氮排放量為133.0萬噸,比去年略有增加,其中工業排放量為42.2萬噸,生活排放量為90.8萬噸。

海洋環境2004年,近海大部分海域水質良好,但局部海域污染加重。遠海海域水質保持良好狀況。

2004年,全國近岸海域共監測246個站位,一、二類海水比例占49.6%,與上年基本持平;三類海水占15.4%,比上年下降4.4個百分點;四類、劣四類海水占35.0%,比上年上升5個百分點。2004年,四大海域比較,黃海和南海水質總體上較好,渤海和東海污染有加重趨勢。與上年相比,黃海一、二類海水比例上升14.7個百分點,南海上升19.8個百分點,渤海減少了9.6個百分點,東海減少了13.2個百分點。

2004年全海域共發現赤潮96次,較上年減少23次。赤潮累計發生面積26630平方公里,較上年增加83.0%,其中大面積赤潮集中在東海。

大氣環境全國城市空氣質量總體上與上年變化不大,部分污染較嚴重的城市空氣質量有所改善,劣三級城市比例下降,但空氣質量達到二級標準城市的比例也在降低。2004年監測的342個城市中,132個城市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居住區標準),占38.6%,比上年減少3.1個百分點;空氣質量為三級的城市有141個,占41.2%,比上年增加9.7個百分點;劣于三級的城市有69個,占20.2%,比上年減少6.6個百分點。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區內,部分城市二氧化硫污染程度有所減輕;酸雨控制區內二氧化硫達到二級標準城市比例下降。

空氣質量達到二級標準城市的人口占統計城市人口的33.1%,比去年減少3.3個百分點;暴露于未達標(居住區標準、二級)空氣中的城市人口占統計城市人口的66.9%。

2004年,全國527個市(縣)降水的年均pH值范圍為3.05~ 8.20。出現酸雨的城市298個,占統計城市的56.5%。降水年均pH值小于5.6(酸雨)的城市218個,占統計城市的41.4%。與上年相比,出現酸雨的城市比例增加了2.1個百分點;酸雨城市比例上升了4個百分點,其中pH值小于4.5的城市比例增加了2個百分點;酸雨頻率超過80%的城市比例上升了1.6個百分點,本年度酸雨污染較上年加重。

2004年,二氧化硫排放量為2254.9萬噸,其中工業排放量為1891.4萬噸,生活排放量為363.5萬噸;煙塵排放量為1095.0萬噸,其中工業排放量為886.5萬噸,生活排放量為208.5萬噸;工業粉塵排放量為904.8萬噸。

聲環境在監測的328個市(鎮)中,道路交通聲環境質量好、較好、輕度污染、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的城市分別占50.9%、33.2%、9.8%、4.3%和1.8%。在監測的312個市(縣)中,區域聲環境質量好、較好、輕度污染、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的城市分別占5.2%、57.1%、34.6%、2.9%和0.3%。

工業固體廢物2004年,全國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為12.0億噸,比上年增加20.0%;工業固體廢物排放量為1792.0萬噸,比上年減少7.7%。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量為6.8億噸,綜合利用率為55.7%,與上年持平。危險廢物產生量963.0萬噸。

輻射環境2004年,全國環境γ輻射空氣吸收劑量率為38.5~102.6nGy/h,在天然放射性本底水平平均值(50.3~92.3 nGy/h)的漲落范圍內。浙江秦山核電基地與廣東大亞灣、嶺澳核電站周圍放射性核素在各種環境介質中的含量,均在國家規定的限值內。

土地全國耕地12244.43萬公頃,園地1128.78萬公頃,林地23504.70萬公頃,牧草地26270.68萬公頃,其他農用地2553.27萬公頃,居民點及獨立工礦用地2572.84萬公頃,交通運輸用地223.32萬公頃,水利設施用地358.95萬公頃,其余為未利用地。與上年相比,耕地減少0.77%,園地增加1.86%,林地增加0.46%,牧草地減少0.15%,居民點及獨立工礦用地增加1.48%,交通運輸用地增加4.10%。

全國水土流失面積356萬km2,占國土面積37.1%。其中水力侵蝕面積165萬km2,風力侵蝕面積191萬km2。水土流失范圍廣,遍及所有的省、自治區和直轄市。

截止2004年底,全國共建立不同類別和級別的自然保護區2194個,總面積14822.6萬公頃(其中陸域面積約14222.6萬公頃,海域面積約600萬公頃),陸地自然保護區面積約占國土面積的14.8%。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26個,面積8871.3萬公頃,分別占全國自然保護區總數和總面積的10.3%、59.9%。與上年相比,自然保護區數量增加了195個,面積增加了424.5萬公頃。

森林全國森林面積達到17491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為18.21%,活立木蓄積量達到136.18億立方米,森林蓄積124.56億立方米。

2004年末,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95.98萬公頃,比上年增長8.9%。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由上年的31.15%上升至31.64%。全國城市公共綠地面積25.17萬公頃,比上年增加3.22萬公頃;城市人均擁有公共綠地7.38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89平方米。

草原中國天然草原面積3.93億公頃,約占國土總面積的41.7%,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積為3.31億公頃,占草原總面積的84.3%。90%的可利用天然草原不同程度地退化,每年以200萬公頃的速度遞增,草原生態環境整體惡化的趨勢仍然沒有得到扭轉。加劇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一是草原過牧,二是不合理開墾、亂采濫挖,三是工業污染、鼠害和蟲害。

氣候與災害2004年(1~12月),全國平均年降水量較常年偏少22.1毫米,東北大部、西北大部、黃淮南部、江淮、江南大部、華南及西南部分地區年降水量不同程度偏少,華北大部、黃淮北部、西南大部和西北部分地區不同程度偏多。年平均氣溫連續第8年高于常年平均值。2004年全國大部地區光熱充足,降水比較調勻,氣象災害偏輕,氣候總體正常,屬于偏好年景。

2004年,中國出現了干旱、暴雨洪澇、臺風、冰雹、高溫、雪災、低溫凍害等多種氣象災害。干旱、暴雨洪澇仍是主要的氣象災害,所造成的農作物受災面積占農業受災總面積的70%。

2004年中國境內共發生5級以上地震34次,包括大陸地區22次,臺灣地區12次。其中6~7級地震5次,5~6級地震29次。

2004年,全國共發生地質災害13555起,其中造成人員傷亡或50萬元以上經濟損失的地質災害976起,全年共造成人員死亡734人、失蹤124人、受傷549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40.9億元。

來源: 中國發展門戶網

相關文章:
相關專題:
圖片新聞:
2007世界競爭力評比:中國大陸首度超過臺灣地區
中石油稱冀東南堡油田可開采100年 開發成本近60億
更多 >>

觀察與思考
中國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點
· 2008北京奧運商機
· 07中央財政資金流向 三農重中之重
更多>>
中國發展報告
中國改革評估報告 / 中國數字報告
· 中國企業家看社會責任
· 全國農業統計報告 / 農業發展報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