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目前公布的數字是如何統計上來的?按什么程序發布?
答:目前救災捐贈統計渠道主要是:民政部本級、中華慈善總會、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民政廳(局)、外交部、國務院臺辦、港澳辦,上述部門和單位每日12時前將接受和使用捐贈情況報送我部。
我部每日將捐贈款物接受情況按照實際到賬和承諾捐贈進行分類,各接受捐贈單位負責對本單位接收情況進行審核。統計數據由民政部報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總指揮部委托國務院新聞辦統一發布。
記者:捐贈物資是按什么程序接受的?
答:為使救災捐贈物資的接受和發運災區工作快速、有序,除紅十字會、慈善會及具有救災宗旨的社會捐贈接收機構等機構接受捐贈物資外,我們按照屬地原則,由各地民政部門負責接受當地捐贈物資,并協調交通運輸部門發運災區。
記者:定向捐贈和非定向捐贈的區別是什么?非定向捐贈由誰確定使用方向?主要用于哪些方面?
答:定向捐贈是指捐贈者對捐助款物的使用有明確意見,如使用范圍、地區等,但不能指定特定的受益人。受贈人要按照捐贈人的意愿使用,不能另作他用。非定向捐贈由受贈人根據災區救災工作實際需要,統籌安排使用,主要用于搶險救災、救治生命、緊急采購急需物資和災后恢復重建。
記者:捐贈款物下撥的依據是什么?民政部通過什么渠道獲悉災區實時的需求信息,并做好救災款物與需求的有效對接?
答:捐贈款物下撥的依據主要有兩點:一是定向捐贈按捐贈人提供的定向捐贈意向書;二是非定向捐贈按災情和救災需求,并適當考慮災區經濟條件和自救能力。
目前,我們采取了多種渠道,使公眾盡快了解災區的需求:一是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公布的災區需求;二是地方抗震救災指揮部及各級民政部門在第一時間上報災區需求;三是我部派出的工作組到第一線了解的災害情況和災區需求信息;四是我部及時開通了24小時救災捐贈熱線,隨時解答群眾所提問題,并收集群眾反映的相關信息;五是利用我們建立的全天候救災信息收集平臺,及時了解和掌握有關部門和國內外災情和救災信息,但主要是應用于救災決策。
記者:捐贈款物依什么程序下撥?有沒有跟蹤?
答:捐贈款物的下撥,由民政部門商財政部門,共同撥付災區,并進行社會公告。同時,監察、審計部門將跟蹤檢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