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自2002年在國內率先啟動了在全省范圍內的旅游扶貧工程以來,五年間,政府投入1.5億元扶貧資金,撬動了在建項目和與合同意向資金共計156.5億元,使138個旅游扶貧重點項目直接受惠。
旅游扶貧資金“四兩撥千斤”
自2002年起,廣東連續5年每年安排3000萬元旅游扶貧專項資金,扶持貧困地區尤其是山區的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目前全省共確定了138個旅游扶貧重點項目,投入1.5億扶貧資金,投向以51個山區縣為主,以16個扶貧重點縣為重點,覆蓋粵北和粵東兩翼的63個縣(市、區)。
根據世界旅游組織測算,旅游業每投資1元錢,相關部門就增收43元,旅游業每直接就業1人,社會可以新增5-7個就業機會。據悉,目前全省旅游扶貧項目已解決直接就業人數3.1萬人,按國際公認的5-7人的帶動效應計算,間接就業人數達16.5-21.7萬人。旅游扶貧已成為粵北山區和東西兩翼發展經濟、脫貧致富的重要突破口之一。
旅游扶貧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五年來廣東著力優先解決“最后一公里”的山區旅游交通瓶頸問題,據不完全統計,解決主干道通往旅游景區的交通瓶頸120多條共500多公里;廣東利用“山洽會”和粵港合作會議等機會,積極為山區旅游開發招商引資創造條件。
然而,政府財政支持畢竟有限,充分發揮無形的手——引導投資商增強對山區旅游資源開發的信心,吸引外商和民間資本投向山區“旅游扶貧”項目,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拉動效應。目前,廣東省實施的以政府為主導、以市場開發為主體的“旅游扶貧”初具規模。
五年旅游扶貧鄉村出現新變化
在廣東,鄉村旅游如今悄然興起。廣東省各地也在積極發掘本地多樣化的特色旅游資源:“群山環拱,碧水泱泱”聞名的揭西致力于打造粵東后花園,目前該縣形成了以綠色為主,古色(古代遺跡)、紅色(紅色旅游景點)相融的“三色”旅游景觀,綠色生態旅游業已成為全縣重要的經濟增長點,旅游總收入翻倍。
2003年,肇慶將有特色的山區旅游資源納入了“肇慶千里旅游走廊”開發建設,將省旅游扶貧資金作為山區旅游資源開發的啟動資金,截至2006年,該市自籌資金7565萬元,實際投入5635萬元,規劃建成7個初具規模的鄉村景區,景區直接收入達5000萬余元,惠及近3萬農民。
清新縣抓住廣東省“旅游扶貧”的機遇,積極舉辦經貿招商推介會,兩年共引進旅游項目25個,合同金額近19.2億元,目前,該縣的旅游景區(點)已達19個,形成了“漂流之鄉、溫泉勝地、自然生態”三大品牌。
不少貧困山區的地方政府以“旅游扶貧”為契機,將旅游扶貧作為新一輪旅游經濟增長的突破口,發揮旅游業的行業帶動優勢,開發了旅游景區,促進了當地旅游相關行業的發展,多個地區的民間藝術得到挖掘,延長了旅游產業鏈,廣大山區農民從旅游經濟的發展中嘗到了甜頭,鄉村的精神風貌也為之煥然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