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額信貸在上世紀70年代發端于孟加拉國,它是滿足窮人信貸需求的一種信貸方式,貸款對象僅限于窮人,額度很小,無需抵押。
從2006年開始,云南發展培訓學院(YID)就在峨山縣大西村開展了小額信貸項目,展開了扶貧路上的新嘗試。
2007年4月2日是彝族山蘇人的傳統祭龍節,也是云南發展培訓學院在峨山縣塔甸鎮大西村委會發放小額信貸的日子。
中午12點半,村民小組長在廣播上通知后,申請了貸款的人們就陸續趕來了。上百人聚集在大西村的公房里,看起來很是興奮。貸款發放了兩個多小時,領到錢的村民們一個個高興地離開了。
大西村是一個山蘇人聚居的村落,共有22個自然村,16個村民小組,1780人。它位于峨山縣塔甸鎮西南42公里處,是峨山最貧困的村委會,也是省級貧困村之一。因為與外界交流較少,大西村一直處于相對封閉、落后的發展狀態。直到現在,大部分的大西人仍然聽不懂漢話,甚至不能與附近的村民進行語言交流。
每年過完年,大西村總有一些家庭陷入貧困。春耕生產馬上就要開始,但此時一些村民手中的錢已經剩余不多,沒有足夠的資金用于購買生產物資,更沒有多余的資金用于發展畜牧等產業。小額信貸在這時發放對很多人家來說真是“及時雨”,拿了這筆錢以后,他們就可以買化肥、農藥等生產資料了。
云南發展培訓學院的小額信貸
云南發展培訓學院成立于2001年7月,是“互滿愛,人與人”組織在全球開辦的20所培訓發展指導員到貧困地區從事發展援助實踐的學院之一。培訓過程中,發展理論培訓和在云南當地發展援助項目的實踐將穿插交替進行。
2006年,云南發展培訓學院聯系芬蘭駐中國大使館并取得其支持在大西開始發放第一筆小額貸款,那次的貸款全部是無息的而且是一次性還款,涉及4個村民小組中的31戶農戶152人,總貸款額為15800元人民幣,貸款金額從300至1000元不等。按照農村信用合作社的小額貸款利率,學院2006年針對31戶農戶的貼息為1264元人民幣。該貸款項目由村委會副主任、項目區域負責人以及項目經理、學院發展援助者具體操作,自愿貸款農戶需要獲得社區村組干部的擔保,并由學院、戶主、擔保人簽訂貸款合同。
2007年,在大西村農戶自愿參與的原則下,學院與塔甸鎮人民政府、大西村委會決定合作在大西村繼續開展小額信貸項目。該項目的目標在于協助社區農戶發展生產,增加經濟收入;改善社區農業生產結構,提高農業抗風險能力;提高婦女的社會地位,提高婦女的經濟操作能力;建立和促成當地社區良好的信用機制;建立和完善當地社區的信貸服務組織;在社區建立小額貸款保值增值的運作體系和機制。
2007年的貸款款項來源于芬蘭大使館、新西蘭大使館及“互滿愛,人與人”組織,資金總額為19900元,此次貸款于4月2日發放到農戶手中。貸款受益人為大西村委會3個自然村的48戶農戶,金額仍為每戶300至1000元不等。
靈活機動的運作模式
云南發展培訓學院的小額信貸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它的貸款模式靈活機動。學院在完成2006年的小額信貸項目后作了一個評估報告,報告中對2006年實施小額信貸的情況做了經驗總結,并力爭把2007年的小額信貸做到最好。
2007年,因為有上一年的經驗,再加上農戶對學院的小額信貸有了具體了解,所以想申請貸款的人比上一年更多了,針對這一情況,學院籌集了更多的資金,以使更多的人能貸到款,另外在具體操作上也做了一定的改變。
首先,此項貸款的對象是最困難、最需要幫助的人,因為這部分人家境貧困,向信用社貸款的話沒有人給他們擔保,因此更應該把錢貸給他們。其次,這次的貸款除了貸給困難的農戶外,還貸給有一定經濟頭腦的農戶。在大西,有小部分人會做點小生意,但是他們又沒有資金,把錢貸給他們可以讓他們做點小生意。大西小學的老師沐玲珍就貸了1000元,她家最近開了個小賣部,她說:“有了這筆錢,資金就能更好的周轉了。”還有一農戶祝仕英貸了600元,她打算用這筆錢來修羊圈。
今年的還款期限與去年相比也不一樣了,去年是一次性還款,今年經過農戶們開會討論決定,由一次性還款改為分期還款,第一期為2007年8月15日前還清30%的貸款,第二期為2007年11月15日前還清剩下70%的貸款。
記者了解到,今年的小額信貸仍將遵循貸女不貸男的原則。另外,今年的貸款還要收取會員費,收回貸款時收取貸款金額1%的會員費,收取的會員費將用于下期的社區信貸資金。
最后就是今年的擔保除了村組干部的擔保外還需要被農戶推選出來的貸款擔保小組的擔保。擔保小組負責人也是村民自己開會討論后選出來的,他們除了負責貸款擔保外,還負責協助發放、回收貸款,監控和評估小額信貸項目,負責幫助、監督貸款人嚴格按要求發展生產;如貸款農戶未能按合同要求如期如數還款及違約后需要交納的違約金,則全部資金由貸款擔保小組負責人償還。
資金的回收和安全問題
因為貸款的是村上最困難、最需要這筆錢的婦女,那么她們的還款能力怎么樣,信用度怎么樣呢?大西村委會主任祝學勇說:“大西的村民都能按時還款,大西人是講信用的。”發放貸款的楊冬也說:“大西的農戶信用度很好,大家都能按時還款。”
但是據記者了解,在貸款合同上雖然明確了貸款雙方及擔保人的權利義務,但是卻沒有規定貸款人的違約責任。合同中規定,如貸款人和擔保人故意違約或未能如期歸還貸款,學院有權不再與貸款人所在自然村實施小額貸款項目;如貸款人如數、準時還款,將優先考慮貸款人下次的貸款申請。合同中還規定:“如貸款農戶未能按合同要求如期如數償還貸款及違約后需要交納的違約金,全部資金必須由貸款擔保小組負責人償還。”也就是說,在貸款人違約的時候,還款責任全部轉嫁到了擔保人頭上,資金最終能否安全回收完全要看擔保小組的能力。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給人輸血不如讓他們自己造血。”這是云南發展培訓學院的理念,他們一直在做的也是參與式的發展指導工作而不是輸血式的扶貧。學院的項目經理楊榮臻說:“學院發展指導員所起的僅是宣傳、指導作用,關鍵還得看農戶自己。”對于扶貧,僅僅送錢送物是不夠的,給項目、送技術,讓農民真正從貧困中站起來,扶貧才算扶到了根本上。
上世紀80年代后,大西被列為重點貧困村。紅塔集團也通過引進煙草種植來幫助大西村民。然而扶貧工作開展至今,大西的經濟文化發展始終沒有長足進步。有關人士認為,大西“久扶不起”的原因除了自然條件惡劣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當地群眾思想觀念落后,自立、自強的意識差,長期的輸血式扶貧更助長了一部分村民的“等、靠、要”思想,而云南發展培訓學院小額信貸的目的恰恰是要杜絕這種思想,要培養村民自力更生的能力。
項目地負責人邱老師這次貸了1500元錢,想買個多功能碾米磨面機,學院的發展指導員在玉溪給他做了市場調查,最后給他一個性價比,但是,到底買哪種牌子的產品決定權還在邱老師自己,也就是說,學院的發展指導員不是農戶的保姆,他只起到指導農戶充分發揮其能動性的作用。另外,貸款合同中規定,云南發展培訓學院的義務有:及時了解貸款農戶需求;協調、參與塔甸鎮人民政府和技術部門為貸款農戶舉辦的項目規劃及培訓工作;負責向貸款農戶聯系農業生產資料等相關信息。正如學院副院長Lottle Lundsgaard女士所說:“我們不是輸血式的扶貧,因為我們本身沒有那么多錢,我們只是告訴他們怎么樣才能更好地生活,我們講求的是指導和合作,主體是農戶自己。”
小額信貸受歡迎
在大西,小額貸款受到村民的熱烈歡迎。大西村委會副書記邱文學說:“小額貸款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群眾的困難,包括種子款、化肥款。”
現在面臨的問題是,學院的貸款金額有限,不能完全滿足村民的需求,村民們都希望貸款的資金總額能在4至5萬元左右,并且做到村民什么時候需要什么時候貸給他們。另一個問題是學院的發展指導員是流動的,他們在項目地的時間只有5個月左右,村民們最擔心這些發展指導員走后,他們該怎么辦?他們更渴望可持續的發展,可持續的小額信貸。
記者發稿前獲悉,云南發展培訓學院的外籍負責人于近日決定,為強化發展項目管理工作,將增聘幫扶項目專職工作人員。
相關鏈接
我國小額信貸的現狀
1994年,小額信貸的GB(鄉村銀行)模式被引入我國農村。起初,只是國際援助機構和國內NGO(非政府組織)針對我國政府1986年開始的農村扶貧貼息貸款計劃中存在的問題而進行的一種嘗試。因其成效顯著,1996年受到政府重視,進入以政府扶貧為導向的發展階段,2000年以來以農村信用社為主體的正規金融機構開始試行并推廣小額信貸,我國小額信貸開始進入以正規金融機構為導向的發展階段。目前基本形成了外國援助機構有期限的小額信貸項目;政府用扶貧貼息貸款實施的小額信貸項目;專業性NGO的小額信貸項目;政府要求農村正規金融機構實施的小額信貸項目;慈善性或非盈利性的試驗性小額信貸項目五種模式。(實習記者 李文雯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