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區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特別是土地、能源、礦產和生物資源等,西部地區也因此被專家們喻為我國經濟發展的資源庫。然而,西部地區的經濟增長速度卻低于東部地區,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更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使西部地區陷入“富饒的貧困”的尷尬境地。
地區差距難以縮小
西部大開發的號角,喚醒了中國西部廣袤的大地。據統計,西部地區GDP2005年比2000年翻了一番,年均增長10.6%,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長10%和6.8%,但與東部相比,差距依然很大。
以2006年一季度為例,我國東部地區經濟同比增長14%,而西部地區增長12.7%,東部與西部之間經濟增長率的差距由2005年同期的0.6個百分點擴大到1.3個百分點。統計顯示,1978年至2005年,東部GDP占全國比重已提高了11.8個百分點,而包括西部在內的其他區域所占比重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中國產經新聞》記者注意到,國家有關西部產業結構調整政策的落實還需要加大力度。從近10年來西部12省區市第二、三產業占當年GDP比重的走勢看,西部地區從1995年至2001年,第二產業占GDP的比重一直是穩定的,基本維持在40%左右,2001年后略有上升,但最多也只上升了3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占GDP比重則一直在40%以下,在2001年以后甚至逐年下降。
對此,有關專家表示,即使考慮到政策的時滯效應,西部近年來的高速發展,一方面得力于國家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拉動,另一方面得力于國內能源緊缺,因此西部的發展整體而言仍然是一種以能源、原材料等初級產品的出售為依托的低水平的發展,經濟的競爭力極為有限。
“粗放”經濟是癥結
西部地區幅員遼闊,資源豐富,在能源、礦產資源、生態資源、人文資源等方面都具有很強的比較優勢;同時還有國家的政策支持等,這些都是西部發展特色經濟的基礎和條件。然而,過去相當長時期內,在全國經濟布局上呈現出西部以開采業為主、東部以加工業為主,西部以輸出資源為主、東部以輸出消費品為主的特點,西部地區出現了經濟社會發展緩慢、人民群眾生活水平較低、生態保護可持續能力弱小等一系列問題。
對此,有關專家表示,西部要想獲得長足發展,不能躺在“資源庫”上“睡覺”,靠賣資源的“粗放”經濟模式是不會帶來更大發展的。
《中國產經新聞》記者在西部開發辦的一份資料中看到,目前,西部地區發展特色經濟中存在的問題是:第一,西部產業結構不合理。一些資源產品就地加工的產業鏈條較短,深加工能力不強,產品技術含量不高,特色優勢產業亟待培育,流通等服務業發展滯后,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弱,資源優勢(1881.839,47.93,2.61%)尚未轉化為經濟優勢。第二是西部農產品加工程度低,97%的農村勞動力沒有受過初級培訓,廣大農牧民缺乏持續增加收入的渠道、門路和技術。
此外,《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還了解到,由于種種原因,西部地區經濟結構特征總體上表現為:農業比重高,工業偏重于資源開采和粗加工,服務業以傳統行業為主,許多地區的經濟增長方式表現為高耗、低效、粗放經營的“外延式”發展。
特色產業是出路
《中國產經新聞》記者在采訪中獲悉,近年來,西部地區優質能源產業、特色農牧業、旅游業等產業發展勢頭強勁,一些地區的優勢產業發展已經走在全國的前面,如內蒙古的農畜產品加工業、陜北能源資源的開發等,都為西部發展特色經濟提供了有益經驗。
青海省西寧市副市長張曉容認為,他們通過挖掘民間文化資源和歷史資源,最終發掘出“藏毯”這一產業,既可以解決農民的就業增收問題,又可實現環境和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十一五”期間,西寧市決心打造“世界藏毯之都”,動員8萬農民參與到手工編織藏毯行業中來。
廣西省會城市南寧比鄰粵港澳,背靠大西南,面向東南亞,是連接東南沿海與西南內陸的重要樞紐。南寧市市長林國強介紹說,近年來,他們努力把區位優勢、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競爭優勢,取得了明顯成效。南寧作為中國-東盟博覽會的永久舉辦地,正加快成為該區域性物流中心、商貿中心和加工制造中心的步伐。
湖南省張家界市以山水奇秀著稱,同時還有著豐富的礦產資源,但市政府果斷決定絕對不提“礦業經濟”,并對現有的礦業企業進行了大規模整頓。張家界市市長胡伯俊說,張家界市旅游總收入占全市GDP近60%,旅游業已經成為綠色支柱產業。
實踐證明,尋找、利用、發掘“特色優勢資源”,深入開掘其資源附加值,是西部走出“富饒的貧困”的有效途徑。
四個層面亟待突破
發展西部地區特色優勢產業,促進資源優勢向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轉化,是增強西部地區自我發展能力和經濟實力、實現西部地區又快又好發展的必由之路,有利于增加地方財政收入,解決就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國務院西部開發辦副主任王金祥認為,“十一五”時期,西部地區發展特色優勢產業要在四個層面上實現重點突破:
一是西南地區以重慶、成都經濟帶,西北地區以關中經濟帶為主,形成兩大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從而帶動西部特色優勢產業的整體推進。
二是以西部地區的各省會城市為核心發展城市經濟圈,使其成為周邊地區的經濟增長極,發揮特色優勢產業的集聚和輻射作用。
三是通過西部資源富集區的帶動,形成新的區域經濟增長點。如在內蒙古鄂爾多斯(4.88,0.04,0.83%)、陜北神木、新疆哈密等地建立煤電一體化和煤
化工基地;在新疆塔里木、青海格爾木和陜甘寧交界處建設石油、
天然氣開發及加工基地;在廣西、貴州、云南、甘肅的重點礦區建設有色金屬綜合開發利用基地;在內蒙古包頭建設稀土工業開發生產基地;在青海柴達木、新疆羅布泊和云貴建設鉀肥和磷肥生產基地。
四是利用我國西部地區的重要邊境口岸如阿拉山口、霍爾果斯等,建設口岸經濟加工區,加快特色優勢產業“走出去”和“引進來”的步伐。(本報記者 陳文麗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