鑲嵌在權杖上的“非洲之星”(中間水滴狀)和“帝國王冠”上的“庫里南2號”(王冠下方正中間)
英王室珠寶
大約在1600年前,地球上崛起了一個強大的王族,這就是英國王室。英國王室是現存最古老的王族,而每代君主的加冕儀式都嚴格奉行完全一樣的傳統,這使得英國王室的加冕典禮成為現存的、依然舉行的最古老的儀式。在加冕儀式上,國王或者女王頭戴的王冠和手持的權仗都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
為了使王冠和權仗成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權力象征,歷代王室想盡辦法收集鉆石和珠寶,認為稀世的鉆石最能體現王室尊貴。長達幾個世紀收集鉆石的歷程逐漸形成世界上最有名的家族珍寶。早期那些偉大英王和王后佩帶過的王冠已經找不到了。國王及其親屬為了發動戰爭、重建毀于大火的王宮和舉辦王室婚禮,不得不賣掉了許多珍寶。在中世紀,國王通常在作戰時帶上御寶,因為他們不信任留在宮中的皇親國戚。1648年英國爆發的反王權運動對英國王室沖擊極大,很多珍貴王冠和權仗流失了。1660年英王室復辟以后,開始大規模的重新制作王冠和權仗的工程,從那時到現在,很多稀世珍品都被保存了下來。隨著王室的發展,從18世紀開始,英王室有了專用的珠寶工匠,他們用非凡的技藝制作出最精美的首飾。
隨著勢力的不斷擴張,英國成為世界最強大的殖民帝國。其中殖民地印度和南非都以出產鉆石以及珍稀寶石聞名,這兩地向英王室供應了無數一流鉆石。而一些弱小的國家也愿意把本國最珍貴的珠寶獻給英國,大多懷著破財免災的想法。
王室成員都根深蒂固地習慣于把珠寶換來換去。本以為鑲嵌在愛德華國王十一世入棺時所戴戒指上的一枚藍寶石,如今卻閃耀在“帝國之冠”上,這頂王冠上還鑲有兩串珍珠,據報道,那正是蘇格蘭女王瑪麗1587年被斬首時戴的項鏈。19世紀的君主維多利亞女王尤其熱衷于收藏珠寶,從帝國各地搜羅來的奇珍異寶令她陶醉不已。她的珍品中包括一枚拇指大小的印度鉆石,名叫“光明之山”,是現今發現的最古老的鉆石,于1304年發現于印度,原重191克拉,后來維多利亞女王嫌它光澤度不好要再加工,它被磨得只剩108.93克拉。正是這枚被鑲嵌在女王王冠上的鉆石激發了威爾基·科林斯的靈感,寫出《月亮寶石》這部經典作品。
然而,在有史以來最大的鉆石“非洲之星”面前,“光明之山”也相形見絀。1905年南非發現了重達3106克拉的鉆石原礦,新開通的跨大西洋電纜將消息迅速傳遍全球,當時寶石界行家就估計原礦的價值高達75億美元。由于南非當時是英國的殖民地,大家一致認為應把它運往倫敦,獻給愛德華七世國王。這件舉世無雙的珍品引起世界各地珠寶大盜想入非非,有關人員花了幾個月時間考慮如何保障運輸安全。最后,倫敦警察廳決定,最佳原則是“越簡單越安全”。大如茄子的鉆石被裝進一個沒有任何標識的包裹郵寄出去,一個月后出現在白金漢宮的皇家郵袋里。1908年2月10日,這顆巨鉆被劈成幾大塊后加工。加工出來的成品鉆總量為1063.65克拉,全部歸英王室所有。最大的一顆鉆石取名為“庫里南1號”,也被稱做“非洲之星”,重530.02克拉。第二大的被命名為“庫里南2號”,重317.4克拉。現在雞蛋大小的“非洲之星”被鑲嵌在英王的權仗頂端,權仗上還有2444顆鉆石。鴿子蛋大小的“庫里南2號”被鑲嵌在英王室最重要的王冠“帝國王冠”上。
人類開采利用鉆石的歷史已近幾千年,但大于20克拉的鉆石就極為罕見,而大于100克拉的鉆石更被視為國寶。但是這樣國寶級的鉆石在英王室的收藏中就有好幾顆。
現在王室已不再盲目追求將最大的鉆石全部集中在王冠上。要知道威廉四世國王1830年加冕時就鬧出笑話而未能盡興。這位喜愛奢華的君主堅持把所有鉆石和寶石鑲嵌到王冠上。結果王冠太沉,國王的脖子一陣劇痛,不得不中斷加冕典禮,隨后拔掉一顆臼齒。
英王室擁有22599件寶石和寶器,但實際價值難以統計。
英王室珠寶因其代表著最古老王室的尊貴和傳統排在世界十大寶藏的第二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