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越來越多的牧民想下山了,而下山牧民的孩子們更愿意進城打工、見世面。
星期六,在縣城一家酒店當保安的巴音達拉,騎著摩托回到家里,19歲的巴音達拉身穿小背心,前胸后背都綴上了NBA的圖案,牛仔褲、旅游鞋,耳朵上掛著LEE牌的MP3,隨著音樂的節奏搖動著身子,神情專注,如在迪廳。乍一望去,沒有人會把眼前的巴音達拉和牧民聯系在一起。
利杰的女兒烏云格這天也回了家,她在離定居點90多公里的庫爾勒市一家星級酒店當前廳服務員,每隔四五周才能回家一次,除了工作忙以外,她想在那里抓緊時間多學點東西。
她提著從城里買回來的東西,腳上依然是在城里穿著的涼拖,一雙染著紅指甲的腳在鄉間的土路上輕快地走著。
2008年5月30日,和靜縣察汗烏蘇村舉行這個村的首屆村民委員會選舉。很多人手里拿著選票,小心翼翼地投進選票箱。有人在唱票,有人在墻上黑板上劃著“正“字”,人們或圍坐在黑板旁數著那上名子后面“正”的多少,或在院內三五成群的閑聊著。
也許他們中很多人并沒有意識到,從今天起他們的身份將發生歷史性變化,由牧民向農民的轉變。
這種身份之變,不是簡單地稱呼之變,這其中包含著放棄、犧牲,也喻示著重生和希望。張博書記說:我們在享受大草原的豐茂秀美時,不要忘記這些牧民們。我們應向這些離開家鄉的移民們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