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
退休小學校長津貼低過教師?
區長羅兆慈:考慮制訂退休教師待遇補充政策
昨天上午,南沙區區長羅兆慈帶領該區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在南沙街道辦事處接待區內群眾來訪。
湯惠茹、陳揚坤、李滿初和梁金棠等4位來自該區萬頃沙鎮的退休小學校長,一起來反映了她們的退休待遇問題。湯老師告訴記者,她是小學高級教師,在她的退休工資單上,按照小學校長對應的“副科級”標準,每月發放的生活津貼只有1050元;而當年在她手下的另外一名老師,按照“小學高級教師”的技術職稱級別確定的退休待遇,每月領取到的生活津貼有1320元而類似的情況同樣發生在她們鎮的4位退休小學校長身上。
湯老師告訴記者,在當初確定退休待遇時,組織上沒有征詢過她個人的意見,直接為她們選擇了行政級別標準。而按廣州市有關部門規定,在確定退休待遇問題時,應遵循“就高不就低”的原則。
羅兆慈在聽取情況反映后表示,要將她們退休時的身份從行政職務級別(校長)改為技術職稱(高級教師),因涉及到歷史檔案,比較難辦。但湯老師所反映的問題確有現實意義。他要求該區教育主管部門認真研究,看能否就湯老師這樣的“雙兼”退休中小學校長退休待遇問題,制訂一個補充性的實施意見,讓她們自己選擇是依照行政級別還是技術職稱級別來確定退休后的待遇。(記者/陶達嬪實習生/陳曉華通訊員/南宣)
海珠
逾三成信訪者現場解決問題
區長姚奕生接訪15批共20人
昨天上午,在海珠區廣百新一城,海珠區委副書記、區長姚奕生、副區長劉捷、畢銳明以及區各職能部門的領導接待了來訪群眾。
群眾反映問題的熱點集中在房屋房產、拆遷、醫保社保以及油煙擾民等方面。各部門共接訪群眾252批、327人。受理群眾來訪213宗,當場解決83宗,需要研究解決的有127宗,需要向上級部門反映的有3宗,其中,區長姚奕生接訪15批共20人。
姚奕生接待的首位來訪者是今年68歲的梁伯,他早上5時就來排隊。梁伯說,早年從廣州市軸承廠退休的他和40多戶職工多年來一直居住在江南大道中紫來大街下田巷10號大樓的單位房改房中。房子已經殘舊不堪,外墻和天花板也有脫落。由于房屋所屬單位的債務糾紛,市中院已經做出判決,梁伯以及40多戶居民所住樓房被判給了債權人,居民們需限期搬遷。
“我們首先要幫你們解決家里外墻和天花脫落的問題,這個涉及到人身安全,刻不容緩。”聆聽完梁伯的情況,姚奕生隨即叫來了區國土房管局、區法院以及江南中街的負責人,要求街道必須在本周末之前派出專業人員修繕這幾棟樓房的外墻和天花板,區法院、區國土房管局要盡快和梁伯單位協商,盡快解決居民的住房問題。
走出信訪區,梁伯笑著對記者說,“沒想到區長的反應這么快,不枉我這么早來排隊。如果本周內就解決了外墻的問題,我第一個向你們報紙報料!”(記者/亓欣欣實習生/王麗通訊員/海宣)
黃埔
“上訪專業戶”找了區長再找市長
區長楊雁文:回去一定好好調查研究
昨日上午,黃埔區區長楊雁文提前1小時在黃埔南崗沙步嶺好廣場等候來訪市民。此后3個小時的接訪時間里,楊雁文共接待了20名上訪者,他們反映的問題多涉及社保、子女教育、勞資糾紛、環境衛生等方面。
首位上訪者、65歲的劉教師自嘲是“上訪專業戶”,她為了自己的工齡問題輾轉上訪了近3年,但一直未得到解決。她昨天一大清早便帶著厚厚的材料、水壺、雨傘在接訪現場等待。“我6時就來了,我是一定要把這個問題解決!”劉老師說。她原籍貴州,來黃埔做老師已經有十幾年,退休前在該區廣州冶煉廠子弟學校任教。她向區長投訴,教育局把她的工齡算錯了,“我1964年8月參加工作,1998年退休,工齡應該是34年,基本退休費應該是1137.45元,但是現在他們給我的結果是1970年參加工作,1998年退休,基本退休費991.70元,少了5年多。”
聽完劉老師的反映后,楊雁文說:“我們回去一定會好好調查研究這事。”劉老師才放心地收拾好桌面的一大堆材料離開。緊接著她還要趕赴副市長陳明德那里上訪。
63歲的江姨向區長反映問題的時間最長,她不時還能聽到后面排隊者的催促聲。江姨跟楊區長說:“我10年前花了2000元遷戶口到黃埔區,4年后又遷回農村。現在區里的社保沒有,村里的分紅也沒有,這個問題怎么解決?”楊雁文聽后表示:“該給的應該要給,你的問題將交給社保局跟蹤解決。”(記者/姚藝曲通訊員/閻新民鄭偉德)
增城
市長葉牛平接訪24批68人
不管魚塘是否違建
養魚損失都應補償
“如果問題真在民政局,我撤他的職!”昨天上午,增城市市長葉牛平坐鎮增城市政府信訪室,面對87歲老人郭燁明對退休護理費發放不足問題的質疑,增城市長葉牛平當場敲定解決辦法,老人最終滿意而去。昨日,葉牛平共接訪24批68名群眾。
51歲的徐葉權第一個走進信訪室,他從電視上看到市長接訪的新聞,凌晨3時10分就從新塘打的趕來排隊。像徐葉權這樣一早排隊等待接訪的市民還有很多。擔心市民等待太久,葉牛平安排其他各局領導分成五個接待點同時接待上訪市民,接訪持續到下午一時。
增城新塘鎮湖東村承包養魚的黃鳳蓮一坐下,就泣不成聲。“不要激動,有什么困難一起解決嘛!”葉牛平一邊安慰她,一邊聽她反映情況。
年過半百的黃鳳蓮抹著眼淚說,2005年底,她承包的30畝水塘排水口被人破壞,造成水塘中近30噸魚所剩無幾,損失近20萬元。黃鳳蓮說,兩年多過去了,破壞水塘者并未得到相應懲罰,她也沒有拿到經濟補償。據稱,相關職能部門認定她的魚塘是違法建設。
“不管是不是違法建設,養魚的損失都應該補償。”葉牛平聽完,立即要求相關部門重新估算黃鳳蓮的損失,研究適當的補償方案。(記者/鄭佳欣實習生/錢倩)
蘿崗
趕路四五十公里就為見區長
區長劉悅倫:不能老停留在歷史問題上
在昨日蘿崗區區長公開接訪日上,蘿崗區各職能部門共接待群眾28批,其中區長劉悅倫接訪12批。
“趕路四五十公里就為見區長一面”,吳叔一行數人來自九龍鎮麥村,前段時間兇猛的“龍舟水”引起了山體滑坡,幾十畝田地被損壞,花生地、荔枝樹、龍眼樹全被黃土埋在地下,最深處有2、3米,村民們損失很大。而據吳叔介紹,導致這次山體滑坡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臨近的一家采石場長期作業,毀壞了生態環境。劉悅倫了解情況后立刻召集農業局等相關部門的負責人,要求他們到現場去查看,“農田能修復的要幫助村民們修復,如果查實山體滑坡的確跟采石場有關,就要跟采石場的人商談賠償問題,更要制止對生態的進一步破壞。”劉悅倫說道。
據悉,昨日蘿崗區各職能部門共接待群眾28批,其中區長劉悅倫接訪12批。涉及環保問題、征地補償、差遣補償、村委選舉、就業等問題等。“你們要轉換一下思路,不能老停留在歷史問題上,現在區里面有很多創業和就業的優惠政策,你們可以好好利用,把經濟搞上去。”針對不少人反映的就業和待遇問題,劉悅倫在幫助解決問題之后,頻頻這樣勸慰來訪村民。(記者/曾雅實習生/馬俊通訊員/羅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