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國明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播放“中國制造”為主角的廣告,這是我們在向世界表達“中國制造”背后的“世界合作”理念,推廣國家的海外形象。
一直以來,中國的海外形象由國外主流媒體打造。這些媒體根據他們的報道方針和新聞需要,選擇性報道中國話題,所繪就的中國形象常常給人一種印象:中國人,是一群不一樣的、神秘的人。
這樣的報道造成了相互的不了解。不了解就會形成偏見,偏見必然導致誤讀,誤讀可能引起沖突。隨著中國與世界交流的深度與廣度不斷擴大,這種溝通誤區已使我們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如果不能有效地改善這種溝通上的困難,代價還會更大。
細想一下,西方對于中國崛起的恐慌是很正常的,任何人對于自己了解較少、不熟悉的、彼此沒有信任的、意識形態與價值觀不同的,甚至游戲規則不同的人,都會心存質疑。熟悉才能產生信任,充分了解才會成為朋友。朋友不是沒有缺點,有的缺點甚至很大,但因為我們對他的秉性、特點都很了解,因為我們有共同的話題、認同的價值,即有傳播學上所說的“合意空間”,我們就不會拒絕與他成為朋友,可以互補,可以和諧相處。所以,我們需要補上一課,讓西方先了解我們。
在經濟強大的同時,增強軟實力,并通過軟實力來改善中國形象,勢在必行。
但這種改善并不比發展經濟更容易。
在塑造國家形象的時候,我們要克服那種想法:認為一句話重復千遍就可以達到傳播效果;認為增加信息的密集度、增強傳播的廣度,就可以使西方認同我們的價值觀。這種想法是簡單、錯誤的。我們需要的是與西方文化找到交集,找到價值與情緒的共振。從這個意義上看,雖然這次在CNN上播出的“中國制造”的形象廣告,已經是一大進步,但表現方式還略顯生硬,可以更輕松、更幽默些。一個國家的形象可以通過更柔和的方式來傳達,人們會因為一些細節、一處風景、一個人,一句話,而喜歡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因此,我們需要改變卡拉OK自娛自樂的宣傳方式,不能不問效果一心耕耘。要影響別人,首先得讓別人體會到你的尊重,覺得你認同他的一些價值觀,而不是“雞同鴨講”。推銷國家形象時也要有針對性,針對不同人群采取不同策略。
西方對我們的成見不是一天之中形成的。我們不能指望這種成見在短時間內改變。作為一個成長中的大國,尤其要習慣別人對我們的批評。對各種批評的聲浪要有平常心與寬容心。對大國進行質疑與批評是國際慣例,因為你有影響力,別人才會質疑你;因為你有決定力,別人才怕你把大家帶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