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私立學校風光不在
長時間的經濟衰退無疑會給高等教育帶來深遠的影響。在過去的10年里,經濟形勢一片大好,私立學校輕易就能得到豐厚的捐贈,因此無論在資源上還是在學費上都領先公立學校很多。繼哈佛大學開先河以后,許多名牌大學爭而效仿采用了一種叫做個人經濟狀況與學術表現相分離的錄取政策,即對于所有申請者的個人經濟狀況不過問,而單著重于學生的學術表現,對于優秀的申請者給予豐厚的經濟支持。但是現在情況發生了變化,有數據顯示,美國的私立學校捐贈在過去的一年里減少了10%到30%,因此未來學校在給予申請者經濟支持上將更加保守。而且受信貸緊縮影響,在經濟危機中,學生也更難申請到學生貸款。
十、人們更希望推遲退休
受當前這場經濟危機影響,那些計劃現在或幾年內退休的“準”退休人員因為退休金縮水,將不得不推遲退休時間。有數據顯示,僅2008年,那些按401K計劃(401K計劃規定繳納的退休金一部分將用于購買證券)繳了至少20年退休金的美國人發現他們的退休金賬戶平均縮水兩成。隨之而來的一個連鎖反應就是,由于“準”退休人員推遲了退休時間,他們本來應該空出的職位沒有了,所以那些原本有希望晉升“填缺”的人將不得不再在現在的位子上干幾年。辦公室政治只能更加慘烈。
十一、全球化進程開始放緩
全球范圍的經濟衰退往往會造成保護主義抬頭。跨境旅游有可能大幅減少,海外留學項目也會受影響——《紐約時報》近日報道赴海外留學的韓國學生大幅減少,而各大新聞機構也會砍掉一些駐海外機構以降低成本。在經濟危機中,自顧尚且不暇的人哪里有心情去關心別的人、別的地方發生了什么事情?
十二、研究危機的專家更忙碌了
經濟危機使各行各業跌勢不止,但至少有一個業務必然會繁榮,那就是經濟危機的研討會。那些早就預測這輪泡沫破裂的經濟學家、“末日博士”等,想必會在全球各大研討會上兜售自己的復蘇建議以及“早就告訴過你”之類的預言家般的智慧。的確,僅今年1月,美國紐約大學教授魯里埃爾·魯比尼就曾到訪伊斯坦布爾、迪拜、阿布扎比、倫敦、利雅得、蘇黎世、達沃斯和莫斯科,這位著名的“末日博士”早在2008年2月就預言美國金融系統將崩潰。如果說未來可能會有些改變,那么可能就是以后魯比尼教授只能改坐經濟艙了。
十三、有關“大蕭條”的作品流行
相似的時代有著相似的時代情感。因此,可以預見“大蕭條”時代的文學有望主導亞馬遜書目排行榜,另外,美國著名紀錄片導演肯·本斯也在制作一部25集的紀錄片,記錄這個時代的湯姆·喬德。湯姆·喬德是美國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時期著名小說《憤怒的葡萄》一書的主人公。《憤怒的葡萄》由美國現代小說家約翰·斯坦貝克發表于1939年,描寫美國30年代經濟恐慌期間大批農民破產、逃荒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