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朝友誼塔。本報記者 張濱陽/攝
金日成銅像。本報記者 張濱陽/攝
主體思想塔。 本報記者 周文杰/攝
朝鮮游時刻謹記“入鄉隨俗”
朝鮮對大部分中國人來說依然是一個神秘的國度,如今它將向中國人敞開大門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高浩榮、張濱陽發自平壤 中國公民組團赴朝旅游的時間已經為期不遠了。
9月2日,來自中國國家旅游局的消息稱,中國政府決定開放朝鮮為中國公民組團出境旅游目的地。中朝旅游部門將在工作層面進一步磋商,待正式實施文件簽署后,將選擇合適的時機啟動。
其實,中國公民赴朝旅游早已開始,不過僅限于與朝鮮接壤的邊境省份的邊境城市,如遼寧丹東市的不少旅行社在春季至秋季就經常組織邊境旅游,包括邊境城市一日游、平壤-板門店-妙香山四日游等等。但對于大多數沒有去過朝鮮的中國人來說,這個“神秘”的近鄰還是令人充滿好奇。在那里能看到什么?需要注意什么?會不會覺得不適應?對于很多有興趣來此一游的國人來說,這次旅游開放的機會無疑已經把這些問題提上了議事日程。
吃住行都挺便利
朝鮮與中國地理相近,風俗相似。以本報記者長年在朝鮮工作的經驗,旅游者到朝鮮觀光,不會有明顯的不習慣和不適應。
朝鮮的飲食少油、清淡,普遍帶微辣味。泡菜、冷面、綠豆糕、石鍋拌飯、神仙爐(火鍋)、補身湯(狗肉湯)等等,都是朝鮮名吃,值得一嘗。兩面靠海的朝鮮,海產品也比較豐富,品嘗海鮮也是一大樂趣。
朝鮮的涉外飯店有平壤的高麗飯店、羊角島國際飯店、普通江飯店、蒼光山飯店、妙香山的香山飯店、開城的子男山飯店等。在平壤,外國旅游者一般投宿羊角島國際飯店。這是一家特級飯店(相當于中國的五星級飯店),高48層,頂層有旋轉餐廳,可以邊吃飯邊俯瞰平壤市容,一層有宴會廳、商店、商務中心、民族餐廳、澳門餐廳、桑拿等服務設施。
平壤的市內交通主要為地鐵、有軌電車、無軌電車、公共汽車和出租車。出租車較少,需要在飯店預定,在路上一般攔不到出租車。團隊旅游由旅行社提供大巴,如去板門店或妙香山,一般都是乘車當天來回。
朝鮮的旅游景點一般都有紀念品商店,可供參考的朝鮮特色產品有人參酒、人參茶、人參粉、開城辣醬、銅制的筷匙、身著民族服裝的娃娃,以及朝鮮畫、油畫和瓷器等等,個人興趣不同,可選擇自己喜歡的購買。
平壤是個“花園城市”
從目前朝鮮旅游部門安排的觀光路線來看,主要以平壤為中心,并參觀《朝鮮停戰協定》的簽字處板門店和妙香山風景區。
平壤是朝鮮的首都,也是朝鮮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歷史上曾因柳樹成蔭而被稱作“柳京”。50多年前的朝鮮戰爭把平壤變為一片廢墟,如今的平壤是朝鮮人民在廢墟上建立起來的嶄新城市。
市內各種被稱為“紀念碑式”的建筑比比皆是,而且布局合理,形成一個個值得一看的景區和體驗朝鮮人民情感的場所:舉行大型群眾集會的金日成廣場、比巴黎凱旋門還要高出10米的平壤凱旋門、猶如仙鶴展翅的人民大學習堂……更有端莊美麗的年輕女交警在市內各主要路口指揮交通,成為平壤一道美麗獨特的風景線。說這是個整潔有序的“花園城市”,似乎并不為過。
“像、塔、缸”不容錯過
在平壤的參觀,一般會從前往市中心的萬壽臺金日成銅像獻花開始。作為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創始者,已故金日成主席在朝鮮人民中享有無與倫比的崇高威望。
銅像建于1972年4月金日成60歲壽辰時,背后是一幅以白頭山(長白山)為主題的大型壁畫,兩側各建有一座長50米、高22.5米的紀念塔,反映抗日革命斗爭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朝鮮人民的斗爭面貌。站在萬壽臺上,居高臨下,可以遠望悠悠流淌的大同江,以及江對岸的建黨紀念塔和錯落有致的建筑群。
除了“像”,平壤旅行的另一主題是“塔”。
最不能錯過的莫過于位于平壤市中心大同江畔的“主體思想塔”,1982年4月15日金日成誕辰70周年之際建成,以紀念金日成創建“主體思想”。塔身分70節,由25550塊花崗巖砌成,象征著金日成主席70壽辰和70年天數的總和。塔身底部背面鑲嵌著600多塊珍貴石料,由90多個國家的國際友人和外國主體思想研究組織贈送的。塔前正面的有兩個大型噴泉,噴水高度達到150米,每逢節日啟動,場面頗為壯觀。
而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的“缸”同樣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間草房、一座草樓、一間牛舍和一間倉庫——構成了金日成故居的大體格局,屋里屋外記錄了革命偉人的童年時代。故居內露天陳列的一口歪七扭八的缸很引人注目。據說這是金日成的母親因為家里窮,買不起好缸而不得不購買的次品。離故居不遠有座萬景峰,據說因能瀏覽1萬種景色而得名。在萬景峰附近有金日成幼年時和小伙伴做軍事游戲的“軍艦巖”、鍛煉身體和意志的“滑巖”、“摔跤場”,以及用功學習的“學習角”等。
“友誼塔”中國人必去
在中國游客心目中,提起朝鮮,難免有一種特殊的情感涌上心頭。所以中國人在朝鮮旅游,總少不了去瞻仰位于平壤的“中朝友誼塔”。
這座位于牡丹峰麓的建筑是為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而于1959年10月修建的,1984年10月進行了擴建。“友誼塔”由1025塊花崗巖和大理石砌成,象征著10月25日志愿軍赴朝參戰紀念日。塔身正面嵌有“友誼塔”三個朝文鎦金大字,每個字重40公斤,塔頂有一個銅質鍍金五角星,更重達500公斤。中朝友誼的分量可見一斑。
“友誼塔”內有一個圓形石室,石室中央放置一塊重1噸重的大理石基座,里面保存著10本志愿軍烈士的名冊原本,登記在這些名冊上的烈士為22700名,其中團級以上干部180名、戰斗英雄130名。
“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們!你們高舉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旗幟,和我們并肩戰斗在這塊國土上,打敗了共同的敵人。你們留下的不朽業績,朝中人民用鮮血凝成的國際主義友誼,將在這塊繁榮昌盛的土地上永放光芒。”“友誼塔”正面的基座上刻有朝文寫成的碑文,讀后讓人無不心緒起伏。
對于中國人來說,“友誼塔”是個回顧歷史、重溫友誼,展望未來的必去之地。 (來源:國際先驅導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