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天津一家“狗不理”店。
1月11日,天津市“狗不理”集團有限公司在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注冊了“go believe”英文商標。“洋名”公布后引發爭議,有人認為很有創意,有人則認為喪失了原本的文化含義。
與此同時,在25萬多名翻譯志愿者的熱情參與下,經過權威專家的嚴格篩選,全聚德、吳裕泰、同仁堂、瑞蚨祥、榮寶齋、王致和6家北京老字號都有了新“洋名”。其中,全聚德譯為“ Quanjude Peking Roast Duck—Since 1864 ”,同仁堂譯成“Tongrentang Chinese Medicine—Since 1669”。(記者陳杰)
員工將狗不理品牌的洋招牌GO BELIEVE掛在墻上。(來源:北方網-每日新報)
快評:洋名”不妨請“洋人”取
一名老外聽了“狗不理”的譯名,直言“找不著北”,而“全聚德”的譯名未免也太死板……大家議論紛紛,真不知道這些名字到了國外,認知程度到底會怎樣?
中國向來不缺翻譯高手,只不過好像僅限于將外國的東西譯成中文。如可口可樂,一直被認為是翻譯得最好的品牌名。它不但保持了英文的發音,還比英文更有寓意——好喝、清爽、快樂;再如將汽車品牌“Mercedes-Benz”譯為“奔馳”,刪繁就簡,又暗合了汽車的風馳電掣,非常貼切;還有雀巢、家樂福、宜家……比比皆是。
外國的產品和文化進入中國為什么都能比較暢通?不是外國人有多聰明,而是他們知道利用中國的聰明人,從而把品牌的本土化工作做得更用心。因為只有中國人,才最了解中國人的審美取向。
由此想到,正如外國推廣他們的產品與文化離不開大量的本土人才一樣,在中國文化“走出去”的過程中,我們為什么不能也請一些外國人來做這樣的工作呢?小到菜名的翻譯,大到奧運會主題歌的創作,我們都可以敞開胸懷請“洋人”來幫忙,在這樣的過程中,世界可以更好地認識中國。 (聞 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