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升汽油便宜0.5元確實打動了消費者的價格神經。中化集團和法國石油公司道達爾的合資加油站日前在各地相繼以“降價促銷”開業迎賓,其中在北京降價幅度達到0.5元/每升,一聲吆喝賺了不少買家的眼球。
在國內汽柴油價格鐵板一塊的今天,降價還給打破這一領域的壟斷帶來一些遐想。
只可惜此次降價幅度雖大,但加上了一個“12小時”的時間限制。賣家的本意只是為新開張的加油站打廣告,無意常年降價。事實上,只要每升汽油長期便宜0.05元就可以造成真正的競爭。
目前在國內,雖然消費者對價格很敏感,但以降價為競爭手段的成品油價格戰始終沒有出現,個別社會加油站也只是為了增加流動性進行臨時的價格調整。
原因很簡單,國內成品油價格長期處于政府限價,成品油整體供應偏緊,國內油源大部分控制在中石油和中石化手中。
在競爭主體方面,中化集團是除了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以外的國內四大石油公司之一,道達爾也是國際石油巨頭之一,兩家公司的背景和雄厚的資金實力成為成品油壟斷的潛在挑戰者,但目前雙方的合資加油站只限于北京、天津、河北和遼寧等四個省市,數目只有200座,其零售網絡和中石油、中石化數以萬計的全國加油站相比還是一個小塊頭。
事實上,真正可以挑戰中石化的也只有中石油。中石油上游豐富的原油資源在理論上可以為下游提供廉價的成品油,比中石化有明顯的成本優勢。此外中石油也有意擴大其銷售網絡。
幾年前,成品油價格戰的打響就曾寄希望于中石油。中石油也曾經進行差異化定價,在某些地區便宜幾分錢。但很快這種象征性的競爭也消失了,在下游零售網絡,兩巨頭的合作大于競爭,寡頭壟斷成為成品油市場的主題。
市場也寄希望于國際石油公司的進入以增加競爭,但成品油市場雖然放開,進口的配額還是有所控制,國內煉油產能的建設也是被緊緊控制,國內成品油供應長期偏緊。在這種情況下,價格跟隨也將長期存在。
國內成品油零售價格由發改委制訂中準價,零售企業可以上下浮動8%,從目前觀察,中石油、中石化將油價向上浮動8%已經成為慣例,而其他公司則進行價格跟隨。
從這一點看,定價機制是有缺陷的,盡管上下浮動8%的設計是為了競爭,但事實上,競爭從未出現過。從中化-道達爾的12小時熱賣可以看出,消費者是對價格敏感的,浮動的設計在理論上是有效果的,但問題是如何讓賣方可以積極向下浮動。(嘉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