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无码日韩,无码不卡免费v片在线观看,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9797

首 頁 要聞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發展要聞  -證監會:券商須讓投資者理解"買者自負"原則 加強投資者教育 -北京:企業拖欠工資最高罰款3倍 出口企業調查:與人民幣升值賽跑 -民政部加緊慈善立法 將改變管理缺位現狀 將簡化捐贈免稅手續 -第四次生育高峰到來 粵年產一個百萬人口縣 06年200萬夫妻離婚 -滬深總市值首破18萬億 股市收盤下跌 B股持續重挫拖累A股 - 京流動人員檔案新規:不入社保不能存檔 滬探索居家養老服務模式 -四大鋼廠聯手開發海外礦產資源 中鋼協駁斥"中國鋼鐵威脅論" -新企業破產法將推出 政策性破產明年終結 鼓勵銀行向小企業貸款 -第二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閉幕 -中國明確義務教育政府負全責 經費須報人大批準 部分高校擬改名
中國會出現勞動力緊缺嗎?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1 月 17 日 
字號:    打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正當很多人都認為,我國什么都缺,但惟獨不缺乏勞動力時;正當我國大量的人力資源被閑置許多勞動年齡人口下崗、許多大學生就業困難時,有人口學家提出,我國人口紅利即將耗竭。那么目前我國的人口情況究竟如何呢?為此,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專訪了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蔡昉。

人口結構影響經濟增長

問:什么是“人口紅利”?它對經濟發展有什么幫助呢?

蔡昉:人口學家所謂的“人口紅利”的含義即是,從事經濟活動的人口不斷提高帶來的高生產率與高儲蓄率導致的較高的資本積累。當前,我國可以獲得的人口紅利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占到了26.8%。從我國20年的經濟增長分析,1978年到1998年20年間,物質資本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在28%;勞動力(不含人力資本)的貢獻率在24%;教育程度提高形成的人力資本,貢獻率為24%;勞動力轉移的貢獻率在21%。

勞動力的數量無疑是受到人口數量約束的。由此,人口轉變對經濟發展的影響,不在人口的增長速度和人口總量,而取決于人口的結構。人口結構較好,社會就可以獲得充足的勞動力供給。以“總撫養比”做人口年齡結構指標進行研究,1983年至2000年我國總撫養比下降對人均GDP增長貢獻率在26.8%。撫養比每上升一個百分點,我國人均GDP則上升0.116個百分點,反之相同。

國外也有基本相同的研究結論:被美國蘭德公司相關研究稱之為東亞奇跡和新大陸國家奇跡的是,從1970年到1995年間,在東亞諸國超出常規的高增長率中,由勞動年齡人口高比重所做出的GDP貢獻比例高達1/2至1/3。北美新大陸開發之初,人均GDP增長率比舊大陸高出部分中,90%至100%可以歸于富有生產性的人口結構優勢。

為什么東亞沒有明顯的技術進步,但還是走向了經濟持續增長,并且最終走向了以技術進步促使經濟發展的道路?就是因為它的人口結構較好。而另一個相反的例子是,蘇聯沒有此項優勢,則經濟增長趨向遲緩。

我國人口結構優勢不再

問:有觀點曾認為,我國的勞動年齡人口總量最高、增長最快,而且可以一直增長到2030年,您認為目前我國的勞動人口增長形勢如何?

蔡昉:按照現有的人口發展變化曲線看,我國人口總量和人口結構變化趨勢如下:人口總量2030年到達最高點,為14.06億;勞動人口在2020年左右達到頂點,為9.23億;而勞動年齡人口增長率,現在已經開始以極快速度下降,并將一直下降到2013年。同時,研究還發現,我國的勞動人口平均增長率并不像人們一貫認為的那樣很高,今后一段時間內,甚至不如發展中國家的1.1%的平均增長率,僅僅是0.4%。同時,在人口結構中,兒童比例將會一直下降,而老年人占人口的比重會一直升高。屆時,我國由于從事經濟活動的人口不斷提高而帶來的高生產率與高儲蓄率導致較高的資本積累現狀將不復存在。到2050年,我國人口的年齡結構將接近倒金字塔形,中國會成為典型的未富先老社會,而且會越來越明顯。

利用優勢解決將來問題

問:有國外學者提出兩方面的解決方案,一是改變生育政策,將現有的1.8%的生育率提高到2.2%;二是提高老年人的經濟參與率。您認為,在當前的形勢下,怎樣使我國的人口結構盡可能長地繼續對經濟增長做出貢獻?

蔡昉:從勞動力無限供給到稀缺,人口學家稱之為“劉易斯轉折點”。事實上,“十一五”期間,我們一定會出現這個轉折點。從總量看,2004年至2009年,是我國非農產業勞動力供給和需求平衡期,以后將持續下降。近年愈演愈烈的“民工荒”也將不再是周期性的、政策性的“荒”,而是趨勢性的、總量的,從勞動力市場變化也已經可以看出這一趨勢。從2002年起,我國的真實失業率是在下降的,勞動參與率則從2004年起開始上升。

“劉易斯轉折點”的出現究竟是好是壞,完全取決于我們是否能夠預見到這個轉折的到來,取決于我們是否能夠理解好這個轉折,還取決于我們在政策上如何應對這個轉折,是建設和諧社會還是剝奪勞動者。

當我們有一個符合中國國情的增長模式:充足的廉價的勞動力供給和資本積累時,就應當充分利用這一發展模式,保障最大化就業。根據東亞各國的經驗,從勞動力優勢促進經濟發展最終是可以過渡到以技術進步促使經濟發展的道路上的。

總之,在轉變增長方式,創造新的增長源泉時,應當充分利用我國當前勞動力無限供給為我們帶來的一個勞動率遞增延緩的緩沖時間,最大化就業,最大化利用人口紅利,發展教育與培訓,加快勞動力轉移,同時還要創造條件,清除勞動力轉移障礙,包括現存的制度性障礙,保持勞動力增長源泉。(李芳芳)

來源: 人民日報

相關文章:
相關專題:
圖片新聞:
2007世界競爭力評比:中國大陸首度超過臺灣地區
中石油稱冀東南堡油田可開采100年 開發成本近60億
更多 >>

觀察與思考
中國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點
· 2008北京奧運商機
· 07中央財政資金流向 三農重中之重
更多>>
中國發展報告
中國改革評估報告 / 中國數字報告
· 中國企業家看社會責任
· 全國農業統計報告 / 農業發展報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