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經過上海市相關領導專家共同討論,建造世界第一摩天輪“上海之星”的規劃被認為不可行,目前,該地塊已被重新規劃建造百米以上的商辦商務樓。
媒體在披露這一消息時,透露了一個細節:“上海之星”一直被上海市民指責為“面子工程”,上海市委代理書記韓正決定喊停后,不少市民紛紛鼓掌叫好。這說明,政府對“上海之星”的建造計劃是與民意相背離的,倘若民眾的意見當初能夠直接在決策中體現出來,相關錯誤或許可以提前避免。
不僅上海,全國不少地方在建設大型公共建筑時,也存在著民意被架空由領導人直接拍板的弊端,導致一些大型公共建筑建了拆、拆了建,勞民傷財,造成了極大浪費。鑒于這種情況的嚴重性,建設部等五部委聯合發布了《關于加強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建設管理的若干意見》,規定大型公共建筑工程的數量、規模和標準要與“國情”和“地方的財力”相適應。
這些意見相對比較原則,根據以往的經驗,這種原則性規定所能產生的制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借鑒西方國家的決策程序,把民意融入到決策程序中,以使決策更具科學性。(林江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