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大多數中國人來說,“最低工資標準”還是一個比較新的概念,沒有GDP(國內生產總值)深入人心。與GDP相比,最低工資標準不僅是一個經濟指標,還多多少少反映出了一個國家的社會和諧度。經濟發展的最終目標應該是讓所有的人都能得到實惠。近年來,在全球化大潮的沖擊下,當一些弱勢群體被逐漸邊緣化時,能否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就直接關系到了社會和諧和可持續發展。隨著經濟的發展,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已經成為許多國家政府的一項重要政策目標。
上漲是總體趨勢
不同國家的最低工資標準不盡相同,但總的原則是一樣的,即不能低于最低生活標準。在歐盟范圍內,有18個國家規定了最低工資的底線。如法國法定最低工資標準(稅前)為時薪6.21歐元,英國則是5.35鎊。對此沒有做出規定的只有丹麥、芬蘭、意大利、奧地利、瑞典和塞浦路斯。不過這些國家都通過產業間的協議保證“最低工資”。美國現在聯邦最低工資是時薪5.15美元,但民主黨控制的國會正積極努力,希望在未來26個月內分三階段將最低時薪提高到7.25美元。目前,相關議案已在眾議院順利通過,有待參議院表決。美國的最低工資標準最早以物價指數為依據,后主要以消費者購買力指數為參考,其主要目的是保障貧困人口的日常生活。韓國最低工資每年調整一次,由勞動部所屬的“最低工資委員會”制定,該委員會由勞、資和公益團體三方各9人組成,每年舉行會議制定最低工資方案并提交給政府,最后由勞動部長官決定公布。去年8月,韓國勞動部決定,今年韓國工人的最低時薪為3480韓元(1元人民幣約合120韓元),比2006年的3100韓元提高了12.3%。
近年來,隨著經濟持續快速增長,俄羅斯的最低工資標準被多次大幅度提高。2000年7月1日之前,俄實行的最低工資標準僅為每月83.49盧布(1元人民幣約合3.3盧布),現在已經提高到1100盧布。不久前,俄羅斯國家杜馬議員們還起草了修正案,要求自2007年9月1日起將最低工資標準提高至2000盧布。此外,各地的最低工資標準也不一樣,莫斯科現在的月最低工資標準為6100盧布。同為“金磚四國”之一的巴西自2003年勞工黨領袖盧拉當選總統后,連續四次提高最低工資水平。目前的月最低工資為360雷亞爾(約合164美元),這可買兩個基本家庭食品籃(政府為低收入者專供的價格低廉的一攬子日常生活食品),一個食品籃內有10公斤大米、5公斤黑豆(巴西人的主食兼副食)、4公斤牛肉、2公斤面粉、10升牛奶和咖啡等飲料,基本夠4口之家一月食用。
與巴西、俄羅斯相比,另一個“金磚”國家——印度的情況有點特別,其最低工資標準所依據的法律還是印度聯邦政府于1948年通過的《最低工資法》。這部法案是印度宣布獨立后,根據1932年英國殖民統治時期的《勞動報酬法案》修改而成的,它規定工人的日最低工資從50盧比到90盧比不等(1美元約合45盧比)。印度勞工部于1985年又頒發了一份文件,將規定最低工資的權力下放給各個邦政府。如今,在印度南部比較富裕的邦,工人最低日工資大多維持在100—125盧比左右,而比較窮的比哈爾邦等恐怕連50盧比的日最低工資都達不到。
經歷百年歷史變遷
最低工資制度是現代社會的標志之一,它經歷了100多年的歷史變遷。據了解,“最低工資標準”最早產生于19世紀末的新西蘭和澳大利亞,此后,英、法、美等國也結合本國實際,建立了各自的最低工資制度。到目前為止,世界所有發達國家和絕大部分發展中國家都實行了最低工資制度或類似規定。
國際勞工組織專家薩蓋特女士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要客觀地討論如何調整最低工資標準,必須參照一個國家最低工資的購買力、貧困線、收入水平等社會因素,也要考慮經濟增長率、就業情況、生產率等經濟因素。”她告訴記者,歐洲國家早在上個世紀初對有關最低工資進行國家干預,后來通過不斷完善,聯合國組織規定了工資底線,這個底線就是各國平均工資的2/3。
美國的最低工資制度發端于20世紀初。1912年,馬薩諸塞州成立了一個委員會,推薦為婦女和兒童提供非強制性的最低工資。8年之內,至少13個州和哥倫比亞特區通過了有關最低工資的法律。第一次嘗試頒布全國性的最低工資法在1933年,時值美國出現經濟大蕭條,當時規定最低時薪為0.25美元。但好景不長,1935年,最高法院在一個案件中宣布最低工資法違憲。此后,由于工會運動發展等原因,美國政府根據《公平勞動法》從1938年起正式實行聯邦最低工資標準,各州可以在聯邦最低工資標準基礎上確定各自的最低工資標準,當時的時薪標準仍是0.25美元。多年來,美國最低時薪隨經濟發展水平有所起伏,但基本呈上升趨勢,如果按照購買力計算,1968年的最低工資最高,當時的時薪1.6美元相當于2005年的9.12美元。自1997年以來,最低時薪再也沒有調整過。
巴西雖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但由于歷史上是葡萄牙的殖民地,主要人口是歐洲移民,因此,當農場主壓低工人工資,實行殘酷剝削時,工人們組織了工會,引用歐洲國家的勞工法,要求實行最低工資制。早在1940年,巴西當時的政府迫于壓力,宣布實行最低工資制,月最低工資100巴幣(約合120美元)。以后巴西的最低工資也大起大落,最高達到過800巴幣,但工人的生活水平實際上沒有提高。只是從1995年開始,隨著通貨膨脹得到有效控制,工人的生活水平才有所提高。
韓國1986年制定了《最低工資法》,并從1988年開始實行。此后,最低工資的標準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由于韓國經濟在主辦1988年漢城奧運會前后飛速發展,因而這幾年最低工資上調率也較大。最低工資上調幅度最小的是遭受金融危機打擊后的1998年。經濟復蘇后,最低工資基本上維持在10%上下的年增長幅度。越南的最低工資標準也曾受到經濟危機的沖擊。1990年,越南的月最低工資標準曾從50美元標準降至45、40、30美元。
牽涉多方利益
由于牽涉多方利益,最低工資標準的確定往往引起激烈的爭議。美國歷史上曾多次因最低工資問題爆發勞資沖突,民主、共和兩黨也為此爭論不休。代表中下層民眾的民主黨傾向于提高工資,而代表大企業主利益的共和黨則主張限制加薪。作為勞動者當然希望老板給的報酬越多越好,而雇主則擔心成本上升,無利可圖。從當前的現實情況看,美國最低工資水平確實有待提高。有分析指出,受通貨膨脹、油價上漲等因素影響,現行最低工資購買力已降至50年來的最低點。以2005年為例,一個工人若以最低時薪計算,每周工作40小時的年收入比當年美國普通家庭的貧困線標準還要低6000多美元。
記者所在公寓里的一位黑人清潔工杰克表示,如果僅靠最低時薪,他連自己都養不起,因為要在靠近華盛頓的阿靈頓縣租上一間一居室的房子,每月都要四五百美元。“既然美國經濟在持續增長,我們的收入也應該不斷提高。”最低工資上漲卻讓一位在華盛頓市經營一家意大利小酒館的老板感到頭痛。他告訴記者,美國大部分州的最低時薪要比聯邦標準稍高,例如華盛頓的標準是7美元,現在水漲船高,伙計們開始嚷嚷著要加薪了,這讓他有點吃不消。“我希望布什履行承諾,那就是在簽署新法令的同時減少中小企業的稅收”。
去年再次提高最低工資的議案在巴西眾議院擱置了近四個月,原因是對要不要再提高存在爭議。主管經濟、掌管金融的官員,當然還有雇主們反對,認為一再提高最低工資會提高生產成本,降低產品的競爭力,不利于整個國家經濟的發展。部分部長和國會議員,加上工會組織則極力主張再次提高,認為工人有權得到他們勞動付出,從政治上說,是維護社會安定的良藥,有了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將促進經濟的順利、快速發展。盧拉總統從政治上為窮人謀利益著眼,也為了大選贏得民心,決定再次提高。
讓百姓享受經濟增長成果
“政府提高最低工資標準是一件好事!”俄羅斯朋友葉甫謝耶夫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這一方面說明俄羅斯GDP的增長讓老百姓直接獲益。另一方面,最低工資標準調高還有一個積極意義,即有利于提高俄羅斯民眾的就業率。俄目前已經是世界上第二大移民接受國。由于此前最低工資標準相對很低,俄羅斯人在與外來移民的就業競爭中經常處于不利位置,因為雇主將招收那些同意以較低報酬工作的人員,而這主要是外來勞工。葉甫謝耶夫還認為,必須制定對俄羅斯人和外國移民平等的各種工作的最低工資標準。記者隨機采訪的幾個路人都認為,提高最低工資標準顯然有利于進一步增加個人收入,很高興看到政府采取這樣的利民舉措。《環球時報》記者咨詢俄聯邦統計局后了解到,截至2006年4月仍約有40%的職工的名義工資低于2000盧布,新的最低工資標準無疑能幫助他們提高生活水平。
去年4月,世界銀行專家公布的關于俄羅斯經濟狀況的報告指出,俄羅斯經濟增長是符合窮人利益的經濟增長。從1999年至2006年,俄年均經濟增長速度約6%,經濟總量增加了70%。然而,俄羅斯的工資和人均收入卻增加了500%,扣除通貨膨脹等因素后,人均收入實際增長超過了200%。從這個方面來講,俄羅斯的老百姓實實在在地分享了經濟增長的成果。越南則提供了另一方面的例子:由于最低工資標準過低等原因,工人罷工事件頻發。據統計,1995年至2006年共發生1300次罷工事件。到2006年連續發生影響較大的罷工事件,政府不得不調升最低工資標準。這也讓越南政府意識到,吸引資金、保護投資環境不能僅靠廉價勞動力,還必須重視弱勢群體的利益。“最低工資標準直接關系到社會和諧程度,它的逐步提高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程。”一位薪酬專家這樣說。(環球時報駐印度、越南、俄羅斯、韓國、美國、德國、巴西特派特約記者聯合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