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无码日韩,无码不卡免费v片在线观看,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9797

首 頁 要聞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發展要聞  -審計署6管齊下堵社保基金漏洞 部分省市社保基金審計已開始 -周五滬指午盤收于4162.97點 "全民炒股"言過其實 基民熱情不減 -奧運空氣質量將實現五省聯保 水利部急調長江清水注入太湖 -教育部將嚴懲高校"體制外"招生 民辦高校招生收費成監察重點 -外資正式進入中國鐵路運輸領域 中國鋼鐵并未沖擊國際市場 -國稅總局:可能重創股市 短期不征資本利得稅 不會取消利息稅  -"鑫諾三號"衛星上天 "長征"火箭完成百次發射 可發射飛船和衛星 -全國治理商業賄賂未達預期 專項工作延期 公務員處分條例實施 -中國即將公布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 -財政部調整商品進口關稅 美將對我銅版紙征最高99.65%反傾銷稅
限制高收入階層購多套房 房價虛高要下四副猛藥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om.cn  2006 年 12 月 06 日 
字號:    打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土地出讓有序地放開容積率

●要限制高收入階層購多套房

●建議對商品房開征財產稅種

●鼓勵和活躍二手房交易市場

目前關于房價的討論已經過度娛樂化、政治化和道德化,那些離譜的主張,包括取締或嚴格限制商品房預售制度、對二手房交易設置種種障礙、收緊土地出讓規模等,只能讓房價火上澆油。那些扭曲的措施,包括單位和個人自發的集資建房、限價房等,只能產生更多的腐敗。那些有能力一而再、再而三地集資建房的單位,哪個不是政府職能部門或者國有壟斷企業?那些能夠買到鬧市區經濟適用房的業主,又有多少是中低收入階層?

要解決房價虛高問題,還是要從解決供需矛盾入手。在目前中國鈔票越發越多、收入分配矛盾尚未改善的大前提下,要平定房價,有四招也許是比較有效的四副猛藥。

第一招:放開容積率。要解決有限土地出讓和旺盛商品房需求之間的矛盾,必須看到在土地占用方面,商品房開發只占到了全部土地出讓的30%,但是卻提供了土地出讓收益金的70%,基礎設施建設和工業項目用地才是圈地和腐敗大戶。節約土地資源較為現實的手段不是限制戶型面積,而是放開容積率。據統計,目前北京二環內的商品房容積率平均在6,而四環以內就只有不到3,全市商品房的平均容積率只有1.57,這顯示土地開發的確比較浪費,城市化“鋪大餅”的現象嚴重。土地出讓有序地放開容積率,才能較好地解決地價與房價的矛盾。

第二招:限制高收入階層購多套房。中國收入分配的兩極分化,使得窮人望房興嘆的同時,中高收入群體買走了商品房的大部分并有能力進一步推高房價,而政府的廉租房、經濟適用房政策又不到位。貧困階層的住房需求應當借助住房保障體系解決,而不是把他們驅趕到無情的商品房市場上。限制高收入階層購買多套住宅,首先要界定高收入階層,收入最高的20%的群體大致可以算作高收入階層。只有稅務、戶籍管理、規劃建設和產權登記部門的聯網合作和信息共享,才能有效地限制高收入個人和家庭購買多套商品房的現象。

第三招:建議對商品房開征財產稅種。房地產交易環節稅費高而保有環節稅費低,結果導致不少人把商品房當作儲蓄。物業稅的開征意味著房地產凈投資收益的下降,由此必然帶來需求萎縮和價格回落。當然,推出公募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也有類似作用。

第四招:鼓勵、活躍二手房交易。當對商品房的絕大部分需求都只能通過新房市場來滿足時,新房價高幾乎是必然。而目前通過房改已被分配出去的住宅,因為政策和原產權單位的種種限制,使得二手房租售仍然未能達到其應有水準;加上教育、醫療等問題和呆板的戶籍登記制度糾纏在一起,更使得二手房交易不夠活躍。因此,原產權單位盡可能放棄對房改房、福利房的利益要求,使得存量二手房能便捷地流轉,才會釜底抽薪地促成房價向理性回歸。

2004年下半年至今,各地房價普遍開始加速上漲,而這恰恰也是各種房地產調控政策密集出臺的時段。因此政策的優劣,不看良好動機而看實際效果,目前已到了反思政策制定和執行是否公開、公平、公正的時候了。(作者為北京師范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鐘偉 )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相關文章:
房價虛高的真兇確為投機
腐敗是導致房價虛高的“隱性力量”
相關專題:
圖片新聞:
"六一"兒童節關注2000萬留守兒童:發展之路遭遇體制障礙
世界無煙日:中國超5億人健康受被動吸煙危害
更多 >>

觀察與思考
中國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點
· 2008北京奧運商機
· 07中央財政資金流向 三農重中之重
更多>>
中國發展報告
中國改革評估報告 / 中國數字報告
· 中國城市發展報告(2006年)
· 中國企業家看社會責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