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行政體制改革試驗田,到行政體制改革突破口,以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建設為代表的地方行政審批改革已經走過了8年;當社會各界充分體驗和享受改革所帶來的巨大成效和改革成果的同時,改革一線的實踐者們卻在為其現實處境、定位歸屬以及未來方向而擔憂和焦慮。
改革實踐者的困惑與欣慰
“地方的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就象茫茫草原上的一匹孤狼,找不到狼群。”
“我們中心已經成立工作6年了,到現在我們還不知道自己是誰。”
“現在的行政審批改革中難題太多了:無權者管理監督有權者,各種法律法規之間發生矛盾,甚至大法管不了小法。”
“改革之初,可以自下而上;而進入改革深水區,就必須自上而下,這就像梳頭發:自下而上梳,越梳越亂。”
“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快成了政府部門間的協調中心了,但中心本身卻一無權,二無法律身份,這是名副其實的越權行為。”……
這些聲音或者說抱怨,來自于一些地方的行政審批服務中心的負責人。
已經走過8個年頭的地方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建設,目前正進入關鍵時期,甚至正面臨新的十字路口,因為當改革一線的實踐者發出上述呼聲的同時,社會各界對他們的議論和評價更是截然相反——贊揚聲余音繞梁,質疑聲不絕于耳。
贊揚者說,行政審批改革對轉變政府職能、實現服務型政府這一戰略目標帶來了革命性推動,它已經成為“行政體制改革的突破口”;質疑者的說法也同樣直接和大膽:取消、關閉行政審批改革的操作平臺——各地的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和服務大廳。
而處在改革實踐第一線的試點者們的看法和建議似乎更為現實和急迫:取消或關閉服務中心的說法和做法過于簡單粗暴,這是在回避前進中的問題,“行政審批改革不能走回頭路”;但是,他們也承認,現在確實面臨諸多自身、甚至地方政府都無法解決的現實難題,如涉及行政運行機制和法律體系內部的矛盾等。
因此,這些實踐者們認為,下一步的行政審批改革必須依賴行政體制的綜合改革和整體推進。
抱怨:“沒娘的孩子”,誰都管,誰又都不管
10月31—11月1日,“蘇浙皖滬行政(審批)服務中心第九次聯席會議”在浙江省溫州市舉辦,參會者主要是來自四省一市的36個市(區)的行政審批服務中心負責人,《中國經濟周刊》也派記者全程參加了本次會議。
這是一個連續6年舉行了9次的區域性的行政審批中心聯席會議,會議的主題是交流經驗、探討問題;不過,今年的這次會議除了原來的主題和內容外,不少參會者表達了更多的擔憂和期待;而對于一些不了解實情的外人來說,甚至會誤認為“經驗交流會”變成了“牢騷抱怨會”。
“我們不在政府部門序列中,既不是政府直屬機關,也不是政府特派機構。在政府組織框架中,我們叫‘其他一類’。”
“可就是這個四不象的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卻被賦予了管理和監督地方政府中的發改委、工商、環保、稅務、質檢、規劃等職能部門的權力,這聽上去有點離譜,但事實就是如此,由此可見我們的工作難度有多大。”
“我們中心更慘,忙了多年,現在卻要歸并到政府其他部門去,這簡直就是公開搶奪我們的改革成果。”
“行政審批改革現在已經完成了以取消審批項目數量、改善服務態度和提高服務效率等為主的初始探索階段,現在面臨的難題已經不是依靠地方政府的主觀努力就可以解決的。”
……
一個地區間的松散型交流平臺,為何能持續6年不間斷地組織了9次聯席會議,且參與者越來越多,舉辦頻率也越來越高?
“原因很簡單,一是當初的行政審批改革,是以試點的形式在地方開始的,地方之間為了互相溝通信息和學習經驗,需要一個交流平臺;二是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遇到的問題和難題也越來越多,相互間的交流變得更為重要和迫切,”聯席會議的最早發起者之一—紹興市便民服務中心的副主任沈克勤向《中國經濟周刊》介紹說。
不過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除了上述原因外,還有一個較為重要的原因—制度性原因:作為地方試點平臺的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多年來其體制一直不明確,發展缺少目標,用他們自己的話說就是“工作努力,頂住壓力,換來的卻是寒心和擔心”,“今天擔心明天”,“所以大家都想找個同盟軍,相互尋求一些支持。
據了解,類似這樣的地區間自發組織的交流平臺不止一個,如四川、遼寧等省市間也有一個類似的區域性交流會議。
在溫州舉行的這屆聯系會議上,參會者針對行政審批中心的體制性缺陷進行了交流和討論。他們認為,體制不明確帶來的最直接的結果就是,行政審批服務中心成了“誰都管,誰又都不管”的“沒娘的孩子”,有時候又成了某些地方領導和政府部門作秀的“花瓶”。
“行政審批服務中心的業務涉及政府各個部門,也可以說是反映各個政府部門工作的一個窗口,如上級重視反腐倡廉的時候,紀檢部門就來抓一下;當上級強調提高政務水平,加強各部門協調的時候,政府辦公室就來指導一下;當加強依法行政、嚴格執行《行政許可法》的時候,政府的法律部門又來檢查一下。”
“說得難聽點,行政審批服務中心的工作是隨著領導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如地方的投資環境惡化了,引起了上級領導的關注甚至不滿,于是我們的工作就被重視了;或者,當需要體現地方政府在提高政務效率、創建服務型政府方面的業績的時候,我們便被當作花瓶拿出來秀一下。”
欣喜:國務院審改辦與改革一線實踐者的“首次親密接觸”
“蘇浙皖滬行政(審批)服務中心第九次聯席會議”,在“默默耕耘”了6年之后,今年的例會上,首次出現了國務院相關機構人員的身影—國務院審改辦審核督查組副組長彭忠義前來參會,并作了專題演講。
彭忠義副組長在其演講中說,行政審批中心原本是為了改進地方政府工作方式、提高行政工作效率和為群眾提供便利服務的一個集中辦公場所,但在地方政府大力推行的數年間,它逐漸成了促進地方政府職能轉變、減少行政成本以及實現“服務型政府”目標的重要實踐,如今它更被很多行政學專家評價為“行政體制改革的突破口”,這些成績充分體現了地方同志們的努力探索和不懈追求。
他說,他同意很多參會者的觀點,即目前行政審批改革已經進入一個關鍵時期,很多地方已經完成了減少審批項目、改變服務態度、提高辦事效率等的初期摸索和試驗階段,進入成熟成長期,但與此同時,一些制度性矛盾也暴露出來,如各審批部門之間的沖突、法律自身的矛盾等,這些問題的解決不是依靠地方政府或審批服務中心的主觀努力就可以解決的,需要整體推進。
“對于試點來說,地方聯席會議這種形式很好,發揮了積極作用。”他說,對于地方實踐者的一些抱怨,應該以積極心態來對待,“表面上看是抱怨,其實反映的是改革中存在的真實問題,也是一些有效的建議。”
前景:省政府將試點“行政許可局”
對于參加此次聯席會議,彭忠義副組長最初的想法較為簡單:深入改革一線,接觸一線實踐者,了解和掌握最真實的改革現狀。但對于地方行政審批服務中心的負責人們來說,彭副組長的到來可沒有這么簡單。
“彭副組長的出現,對我們來說無疑找到了組織,”參會者介紹說,“其實這幾年我們一直都在尋找組織,但是,省里沒有相應機構,國務院各職能部門里也沒有,所以這次找到彭副組長,還是通過熟人托熟人,才找到的。”
不過,除了彭副組長帶來的“組織歸屬感”和令人鼓舞的政策信息外,他們在這次的溫州會議上還了解到了一個更為具體的消息——繼天津、安徽、四川、陜西、吉林、西藏同等省級服務中心成功建立運行后,目前某些兄弟省市也正在準備設立省級的行政審批組織機構。
這些省級的行政審批組織機構名稱不同,如“行政審批管理辦公室”、“行政許可局”等。
據介紹,浙江省人民政府正在籌備設立“行政審批管理辦公室”,作為全省行政審批中心的上級主管單位,負責對全省行政審批工作及其管理機構的指導、協調、管理和監督。
此項工作由浙江省發改委牽頭組織,并已向全省各相關部門和各市人民政府下發了“關于征求《浙江省行政審批服務管理條例》(草案)修改意見的函”。
“省級行政審批管理機構的設立,不僅讓原有的市、縣行政審批中心有了自己的組織,更重要的是初步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管理機制;而有了省級管理機構這個大平臺,行政審批改革才真有可能從最初的行政體制改革的試驗田,上升為行政體制改革的突破口。”一位參會者評價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