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地方名牌難長大麻雀何時變鳳凰
在國內各種農業博覽會上,許多琳瑯滿目的商品讓人目不暇接,但細看起來商家炒作的多數是“地方名牌”概念,只有很少一部分可以稱得上是“國內名牌”,更不用提國際知名品牌了。
有關專家表示,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農產品正面臨越來越大的競爭壓力,培育真正的農產品國際品牌走出國門顯得更加重要。
地方名牌“窩里斗” 何時國外找對手
在不久前結束的長春農博會上,來自吉林省各地的品牌進行了集中展示,盡管各個展臺的設計風格不一,但是可以看到參展企業帶來的產品卻大多雷同,無非是大米加工產品、雜糧產品、酒類、土特產品等,如果不抬頭看一下展臺名稱,還以為是在同一個展臺上參觀。產品趨同使吉林省不少地方農業企業只能“窩里斗”,無形中增加了不小的成本。
“看著熱鬧花哨,但是跟周圍的企業一比,相似的東西非常多,只不過這些企業都有自己家門口的市場優勢,跟外縣市的類似企業井水不犯河水,沒有太大的競爭沖突。不過,這樣各自偏安一隅的市場競爭造成了企業停步不前。”吉林省榆樹市一家酒業集團的副總經理說。
吉林省四平市一位參展商認為,農博會展銷的農產品真正能走進國際市場的非常少,多數只是“小打小鬧”,沒有能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上都叫得響的品牌。
農業專家介紹,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農產品生產國,早在1999年就已經有6種農產品(谷物、棉花、油料、肉類、禽蛋、水產品)產量居世界第一,但是農產品的出口比例卻極低。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我國的農業生產一直以來是高度自給自足、以國內消費為主,忽視發展高質量、高附加值的綠色農業,而當面向國際市場后,我國勞動密集型農產品的比較優勢又受到了“綠色壁壘”的限制,因此農產品亟須越過技術、綠色、優質等“門檻”。
忽視源頭質量控制 企業發展前路難行
在第六屆長春農博會上,不少企業負責人對記者談起自己品牌的成長路程,都會提到了一個“西裝不革履”的問題,就是企業盡管設備先進、技術先進、市場開拓也不錯,但是由于原料供應品質的不確定性造成了對國際標準的“不適應癥”。不少農業企業是“公司+農戶”的產業化模式,在產品質量、原料供應等方面面臨諸多不適合國際標準的問題,這就導致一些大型農業產業化企業在國際市場經常受到“牽制”。
吉林省牧業管理局負責人認為,目前“西裝不革履”的農牧業龍頭企業非常多,以吉林省部分牧業企業來說,企業在生產、加工、銷售過程中幾乎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但是企業的原料來源拖了后腿,養殖戶的衛生、防疫、農藥殘留以及先進技術的應用水平參差不齊,企業對分布各地的養殖戶管理不便,造成產品質量難以在源頭上得到有效控制。
吉林省德春米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認為,不僅國際客商對產品越來越挑剔,國內的消費者也開始全面“考核”企業的生產資質。目前不少大米加工企業效益下滑,主要原因是沒有自己的綠色大米生產基地,僅僅依靠從農民手里收購再加工,這樣已經遠遠不能適應消費者的需求。農產品加工必須從原料來源、生產、運輸、包裝等各個環節來抓,才能生產出綠色、優質產品。
農業專家認為,面對加入世貿組織帶來的挑戰及西方發達國家復雜苛刻的“綠色壁壘”,我國一些農業企業應該逐漸改變那種與現代化生產不相適應的生產方式,逐步建立適應國際貿易規則、安全標準的生產基地,以應對國外農產品的沖擊。
確立產品標準體系 適應國際競爭要求
有關農業專家認為,發達國家復雜苛刻的技術法規、標準和質量認證制度,以及名目繁多的進出口商品包裝、標志和對衛生環保等要求,形成了更為隱蔽、更難對付的農產品綠色壁壘,對中國農產品的出口影響日益加大。我國農業企業當務之急就是盡快熟悉和掌握世貿組織相關規則,對于畜禽產品要加強過程控制,盡快確立與國際接軌的農產品標準體系,適應國際市場競爭要求。
另外,一些企業還對記者表示,“地方名牌”在成長過程中面臨許多“成長的煩惱”。首先是技術落后、員工素質低的問題,已經成為企業發展中的最大障礙。華正集團有關負責人說:“農業企業從業者的素質相對許多其他行業來說普遍偏低,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企業的發展。”
信息落后也是農業企業發展中的一個“攔路虎”,不少企業對國內外貿易面臨“信息短路”,只能像“沒頭蒼蠅”那樣亂撞,增加了成本不說,而且容易造成企業生產的盲目性。另外,品牌建設費用投入大,見效慢,也讓一些企業難以承受。
政府“干預”多、服務差讓一些企業面臨很大困境。吉林省榆樹市的一位企業家說,在一些地方,企業發展之初急需有關方面的支持,但是卻苦于無門,而只有發展起來了,政府才開始扶持,其實企業最缺的就是“事前支持”。
資金短缺也是制約農業企業繼續發展的一個重大障礙。榆樹市鴻運大豆有限公司總經理臧明文說:“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市場需求持續增長,資金缺口也越來越大,但是作為一家小企業沒有什么資產進行抵押,因此貸款非常困難,如果能在資金上得到支持,我們企業的黑豆系列產品會有很大的市場前景。”(記者 張小林 齊海山 翟景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