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金沙可以是災難,也可以是財富,位于內蒙古最西部的巴丹吉林沙漠就是如此。在本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日”來臨之際,記者隨同中國科學探險協會的專家們走進這片我國境內第三、世界第四大沙漠,同當地政府一起研究破解生態難題,讓沙漠“化害為寶”。
對許多人來說,巴丹吉林這個名字陌生、卻不遙遠。近年來華北地區屢受沙塵暴侵襲,其境內源頭就在巴丹吉林沙漠所在的內蒙古阿拉善盟。不過,去年,巴丹吉林被評為“中國最美麗的沙漠”,成為國家級地質公園。
阿拉善盟環保局局長葉金寶援引了一組數據,阿拉善盟國土面積27萬平方公里,荒漠化面積達93%。巴丹吉林沙漠所在的阿拉善右旗,年蒸發量是降水量的40倍。在全球氣候持續變暖,以及過去牧區過度放牧等人為因素影響,阿拉善盟的生態環境在過去幾十年嚴重惡化,必須采取對策。
與記者一同進入巴丹吉林的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所研究員張百平告訴記者,沙漠面積持續擴張,除去氣候因素,人為活動是另一大主因。過去在治理沙漠上出現了不少失誤,如今看來都需要扭轉。“過去,我們重建設——造林,輕保護現有生態環境,現在看來,防治的重點應該在‘退人’而非‘治沙’。”
著名沙漠專家、原蘭州沙漠研究所所長夏訓誠在新疆工作了半個世紀,以他對于沙漠的理解,將沙漠地區的牧民集中到城鎮,高效率利用水資源,同時保護沙漠現有植被等生態體系,是保護的關鍵。
在阿拉善右旗,從2000年開始的大規模禁牧移民已經初現成效,目前全旗牧民中,已經有近5000人退牧還草,預計在今后幾年,退牧的人口將達到8000。為了保證遷出的牧民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旗政府設立專項資金,保障牧民的基本生活,平均每戶每年可以獲得政府1.8萬元的補助,同時,積極培訓年輕牧民,并向當地企業推薦就業。
不過,要讓“退牧”成為可持續的過程,必須做到生態保護和發展并重。巴丹吉林沙漠是沙塵之源,同時,其自然景觀、藥用沙生植物資源也是得天獨厚的“寶貝”。
在考察中,記者還發現了一個頗值得玩味的現象。阿拉善當地百姓,都自發地控制白色污染,無論是城鎮還是野外,都看不到一個塑料袋。
夏訓誠告訴記者,在全球氣候因素作用下,荒漠化也許是一個必然的趨勢,但人的因素可以減緩其速度。人與沙漠的關系,需要一個新的視角來觀察和處理。而拿捏保護和發展之間的平衡,需要科學的觀念和方案,而從塑料袋這件“最難辦的小事”上,當地的環保意識已經顯露無遺。(記者/張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