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經濟學家林毅夫在北京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入世對農業的影響要具體分析:加入世貿組織,對于農業是有例外條款的,例如,農田水利建設、農業技術開發方面國家對科研機構的支持是允許的,國家可以增加農業水利、農業流通領域建設、新產品研發的投入。
關于中美間的糧食貿易競爭力比較,以及加入世貿組織后對農業的沖擊,林教授分析說,沖擊大只是總體印象,美國農戶平均1200多畝,且高度機械化,而我們為戶均幾畝。加入世貿組織后我國農業所受沖擊需要具體分析,具體來講我們可以對農產品分類:一類為勞動力密集型的蔬菜、水果、花卉等;另一類為土地密集型的如玉米、小麥。我國在勞動力密集型的農產品上有競爭力。真正沒競爭力的玉米、小麥進口是實行“關稅配額”,配額內是低關稅,超出配額是高關稅。現在配額是1400萬噸,5年后上升到2100萬噸,2100萬噸所占比重并不高。
在增加農業收入的問題上,林毅夫說,大部分國際機構的農村發展戰略是通過增加農業的投入來解決貧困問題,但這不能根本解決農村發展問題。因為僅僅增加投入沒有針對農村和農產品的特性。農產品的特性是:收入彈性低,價格彈性低。農村貧困的特性是,勞動力價格很低。單純提高農產品產量,并不能增加農民收入。這就是經濟學上講的“谷賤傷農”。
解決增加農業收入的關鍵在于:第一,把農村的勞動力轉移出來,則人均耕種土地增加、農村勞動力會減少,勞動力價格上升。第二,轉移出來的人,從農業生產者變為農產品需求者,解決收入彈性低的特性。
農村向城市的勞動力轉移需要有足夠的就業機會。轉移到哪?如果片面發展高精尖、技術密集型產業,則創造的就業機會很少;勞動力密集型的則能創造很多就業機會。因此,必須優先發展有比較優勢的產業。(楊建榮)
《中國經濟時報》2002-6-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