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17日晨,從北京石景山某居民小區拍攝到的景象。當日北京再次遭遇沙塵侵擾。據介紹,16日下午,在較強的蒙古氣旋影響下,蒙古國中南部、中國內蒙古中部再次出現大范圍沙塵天氣,揚起的沙塵隨西北氣流輸送到北京。受此影響,16日中午12點至17日中午12點北京市區空氣質量下滑至最嚴重的五級重度污染。此次沙塵天氣是今春北京遭受的第14次外來沙塵影響。新華社記者賴向東攝
地質專家公布“北京塵暴問題治理”最新研究成果,稱植樹造林無法抑制北京塵暴
昨日(4月11日),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在京舉行了“北京塵暴問題治理”研討會。會上稱,北京地區所謂的“沙塵暴”實際是“塵暴”,而非“沙塵暴”。北京春天的沙塵主要來自內蒙古等地的干鹽湖、撂荒地以及退化的草場。
北京所謂“沙塵暴”實為“塵暴”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韓同林稱,去年4月16日清晨,重達33.6萬噸的塵暴突降京城。此后,他和林景星、王永等7名科研人員在河北、內蒙古等地調研,并撰寫了《京津地區“沙塵暴”的性質和治理》、《京津地區塵暴治理工作項目建議書》,已得到國家發改委的關注和回復。“此次研究成果是對‘4·16’塵暴從現代生態環境地質學角度的科學分析。”專家從22個樣品中得到了1119個數據,并從粒度、能譜、電鏡掃描等7個方面進行分析得出結論,“4·16”粉塵與干鹽湖最為接近,即北京4·16粉塵主要來自干鹽湖,其次是撂荒地、退化草場。沙漠、沙地含粉塵物質極少,所以不可能成為“4·16”粉塵物質的發源地。
林景星指出,50多年來,京津地區一直是用植樹造林的方法治理“沙塵暴”,雖然有一定的成績,但沒能有效地減弱“沙塵暴”。因為京津地區的所謂“沙塵暴”不是“沙塵暴”,而是“塵暴”。塵暴揚得高、搬得遠,從2000米至3000米以上的高空飄來,植樹造林根本不可能抑制或減輕其影響。
因此,對于北京塵暴的治理,要從修復干涸的鹽湖區生態環境做起,應當采取用密度(覆蓋度)更大的草被捂蓋塵源地的辦法,不宜用樹林去“阻擋”它。
治理北京塵暴從修復干鹽湖做起
“選用生命力最強的、能在極端環境下生活的土著先鋒植群,對塵源區進行‘地毯式’的覆蓋,對已被破壞了的生態環境進行修復,是治理京津地區塵暴的最佳方案。”林景星指出,堿蓬是目前最適合在干鹽湖地區種植的土著植被。
林景星自信地說,如果采取這種思路去治理北京的塵暴問題,可以實現5年初見成效、10年中見成效、15年大見成效的目標。
■相關新聞
京城四區域布設“集塵器”
為了研究今春的塵暴天氣,地質研究所設計了15個收集粉塵物質的“集塵器”,每個面積約2平方米,布設在北京不同的區域。包括南城的北京自然博物館、西三環的北科大廈、紫竹院的中海紫金苑和懷柔四個區域的樓頂。(記者 郭曉軍 吳曉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