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三十七)加強師德與學風建設。切實注重為人師表、愛崗敬業的職業道德教育,增強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教師要牢固樹立熱愛事業,關愛學生,言傳身教,自尊自勵,以人格和學識魅力感染廣大學生,贏得社會尊重。各級各類學校要將師德教育列為教師培養、培訓的重要環節,把師德表現作為教師績效考核、職務聘任、進修深造和評優獎勵的首要依據,實施師德表現一票否決制。教育行政部門要將師德建設工作作為評估學校辦學質量的重要指標。
采取綜合措施,建立長效機制,加強學風建設。引導廣大教師樹立嚴謹、創新、誠信的學術風氣,堅守正義,修身正己,力戒浮躁,做優良學風的維護者和弘揚者。建立健全以質量為導向,科學、公正、客觀的學術評價機制。完善學風建設檢查監督機制,嚴查侵犯知識產權和違反學術道德等不端行為。充分發揮高校學術委員會在學科建設、學術評價和發展中的主導作用。
(三十八)健全教師教育體系。調整優化教師教育布局結構,建立以師范院校為主體、綜合大學參與、職前職后教育有效銜接、學歷非學歷教育并舉、開放有序的教師教育體系。制定教師教育機構建設標準,實施機構資質認證制度。加強教師教育學科和專業建設,創新教師培養模式,加強師范生的實際教學能力訓練,全面提高教師培養質量。制定完善相關政策措施,在省屬師范類高等學校進行面向農村緊缺學科的師范生免費教育試點,鼓勵和吸引優秀學生報考師范專業,保證優質師資的穩定供給。依托行業企業和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主的高等學校,建設職業教育教師培訓基地,加強“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
完善教師繼續教育制度。依托省級教師教育基地建立山東省教師教育網絡聯盟,形成覆蓋全省的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繼續教育網絡。將教師培訓經費列入各級政府預算,對教師實行五年一周期的全員培訓,強化對校長和班主任、輔導員的培訓。建立教師培訓質量評價制度,著力提高教師培訓質量和效益。鼓勵高校與中小學校合作開展教育教學研究項目。發展本科后教師繼續教育,加強教育碩士、博士的培養,提高教師的學歷學位層次。
(三十九)完善教師管理制度。按照國家教師資格標準,完善并嚴格實施教師準入制度,提高教師任職學歷標準和品行要求。省教育行政部門負責統一組織教師資格考試和資格認定,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中小學教師的招聘錄用、職務(職稱)評聘、培養培訓和調配交流等管理工作。完善教師退出機制,實施教師資格的定期審核、登記制度。
加強中小學編制管理工作。逐步實現城市、縣鎮、農村中小學教職工執行同一編制標準,對農村偏遠地區實行傾斜政策;完善中小學編制動態管理機制,增強中小學編制管理工作的科學性和操作性,縣級教育行政部門在核定的總編制內,具體分配各校人員編制,進行學校間人員調配;對部分學科教師緊缺的中小學,可采取先進后出的方式,先安排選配急需的教師,逐步對不再適應教學工作的教師予以分流、轉崗轉向,保持教師新進、退出數量基本平衡。制定實施幼兒園教師配備標準。完善教師專業發展評價機制。建立統一的中小學教師職務(職稱)系列,在中小學設置正高級教師職務(職稱)。制定中等職業學校編制標準。在中職學校、技工院校設置正高級教師職務(職稱)。建立健全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和校長流動機制。制定高等學校編制標準。加強學校崗位管理,創新聘用方式,規范用人行為,完善激勵機制,激發教師積極性和創造性。
(四十)提高教師地位待遇。各級黨委、政府要在政治上、生活上關心教師,努力改善教師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條件,提高教師地位。依法保證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當地國家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并逐步有所提高。落實教師績效工資。關心教師身心健康,落實和完善教師醫療、養老、住房等社會保障政策。對農村教師在獎勵性績效工資發放、專業技術職務評聘、評優獎勵等方面予以傾斜,完善津貼補貼標準。建設農村地區學校教師周轉宿舍。建立完善優秀教師表彰獎勵機制,設立“山東省功勛人民教師”榮譽稱號,表彰獎勵做出重大貢獻的優秀教師。
第十二章 加快教育信息化進程
(四十一)構建教育信息化保障體系。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影響,必須予以高度重視。把教育信息化作為全省信息化發展整體戰略實施的重點,超前部署網絡,完善技術服務支撐體系。加快改造和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優化升級遠程教育傳輸網絡,提升網絡設施性能。建立適合不同地區的多種互聯網接入方式和服務,解決偏遠地區及農村中小學的網絡覆蓋問題。把信息化建設與學校布局調整、薄弱學校改造等工作統籌安排,加快實施。提高終端設施普及水平,推進數字化校園建設。重點加強農村學校信息化基礎,實現多媒體“班班通”,縮小城鄉教育數字化差距。建設省教育管理信息系統,搭建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推進各級政府教育管理和學校管理信息化進程,到2020年,建成覆蓋全省城鄉各級各類學校、教學園區的教育信息化體系,促進教育內容、教學方法和教育管理現代化。
(四十二)促進優質教育資源普及共享。加強網絡教學資源庫建設,引進國際優質數字化教學資源,開發網絡學習課程,建立數字圖書館和虛擬實驗室,構建開放靈活的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基礎教育優質課程資源庫與資源共建共享服務體系,促進區域、學校之間優質教育資源的開放共享,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建設省職業教育信息服務平臺,推進職教教學資源庫和數字化仿真實訓示范教室建設,構建網絡環境下職教教學新模式。積極推進高等教育精品課程信息化,加快高校數字化圖書館等公共教學服務設施建設。促進各級各類數字化教育資源面向社會開放,豐富學習型社會公共服務體系。
(四十三)提高信息技術教育水平。將信息技術的學習應用與教育觀念更新有機結合,全面提高教師和學生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在中小學全面普及信息技術教育。加快信息技術教師隊伍和課程建設,推進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教學的整合與融合,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活動中的廣泛應用。鼓勵學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增強運用信息技術分析解決問題能力。重視在信息技術教育中對學生進行人文、倫理、道德和法制教育。建立完善基于網絡的教育質量基本標準和監測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