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國內環境條件分析
總的看,2010年我國發展的國內環境也具有“兩面”或“雙向”特點,即有利條件和突出矛盾同時并存,表明前進的道路并不平坦,決不能把經濟回升向好的趨勢等同于經濟運行的根本好轉。
1. 當前經濟回升向好的基礎進一步鞏固,但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不足,就業形勢依然嚴峻。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速從2009年第二季度起扭轉了下滑趨勢,開始逐季回升,走出了一個標準的V字形反轉,在全球率先實現經濟形勢總體回升向好。但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仍然不足。因為經濟的回升主要是依靠政府實施的一系列政策發揮作用的結果,而社會投資意愿尚未明顯跟進,居民消費后勁亦感不足。同時,就業形勢依然嚴峻,就業壓力總體上持續增加和結構性用工短缺的矛盾并存。
2. 擴大內需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效應繼續顯現,但財政金融領域潛在風險增加。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過程中,我國實施了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全面實施并不斷完善一攬子計劃,有效擴大了內需,并與改善民生相結合,很快扭轉了經濟增速明顯下滑趨勢。但與此同時也積累了一定的財政金融風險。2009年,貨幣信貸超常增長,對房地產等資產價格上漲和滯后的消費物價上漲產生了很大壓力。
3. 企業適應市場變化的能力和競爭力不斷提高,市場信心增強,但自主創新能力不強,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矛盾突出,結構調整難度加大。我國企業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通過提高管理水平、加快創新步伐、調整發展戰略等對策,使企業適應國內外市場變化的能力和競爭力有了新的提高。隨著經濟回升,市場信心逐步增強。但是,總體上說,我國自主創新能力還不強。目前,我國已有近200種產品的產量位居世界第一,但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品牌卻很少。同時,我國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問題嚴重,而淘汰落后產能和兼并重組又面臨就業壓力大、體制機制不健全等制約。
4. 糧食連續豐收和農民收入提高,但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的基礎不穩固。2009年,我國糧食總產量再創歷史新高,實現連續6年增產;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首次突破5000元,也實現了連續6年的較快速度增長。但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的基礎并不穩固。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薄弱,農業抗災能力不強;農業科技推廣等社會化服務的體系對農業生產的支撐不足;農業種養的比較效益偏低,農產品價格下行壓力較大。
5. 我國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但醫療、教育、住房、收入分配、社會管理等方面的突出問題亟待解決。此次國際金融危機并沒有根本改變世界經濟的中長期發展趨勢,也沒有改變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面和長期向好趨勢。但是,在今后一定時期內,也是我國社會矛盾凸顯期。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任務還很艱巨。據新華網、人民網2010年“兩會”前夕分別所做的民意調查顯示,醫療衛生、教育公平、調控房價這“三難三貴”問題(看病難、看病貴,上學難、上學貴,買房難、買房貴)仍被選入前十大熱點問題。同時,收入分配差距過大也被選為前十大熱點問題,而且在新華網調查結果中還被列為榜首。戶籍改革、養老保險、反貪反腐、司法公正、民主監督、網絡問政等社會管理方面的問題也受到廣大網民的高度關注而被選為前十大熱點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