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民主政治
保證獲選后將使當地國內生產總值翻兩番的陳國華以得到三分之二的票數當選重慶市渝北區龍興鎮黨委書記。
中國始于三年前的“公開推薦、直接選舉”黨委書記這項基層政治體制改革已在重慶市、四川省、湖北省的200多個鄉鎮展開。全國更是有超過90%的行政村,直接選舉其村民委員會。
中共正把政治體制改革推向前進。在2002年中共十六大“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的基礎上,十七大上提出了“深化政治體制改革”。
今年召開的中共十七大代表選舉的差額比例一般都超過了15%,比十六大時提高了5個百分點。省級黨的代表大會代表選舉的差額比例更高。
就在幾個月前,非中共黨員汽車專家萬鋼和醫學專家陳竺分別被任命為科技部長和衛生部長。
“民主”一詞在十七大報告中出現了60多次。胡錦濤強調,要“從各個層次、各個領域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最廣泛地動員和組織人民依法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
“中共正在進行的政治體制改革旨在重塑一個充滿活力的機體。”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沈大偉說。
7、懲治和預防腐敗
官員腐敗,在中國是老百姓最為關注的話題之一。各種民意調查顯示,腐敗問題也是民眾最不滿意,迫切希望政府解決的問題之一。
盡管多年來中共不斷加大反腐敗力度,在最近4年里查處了包括前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在內的29名省部級高官,但腐敗問題并沒有得到根本性的遏制。隨著中國改革的深入,經濟、社會、利益結構的調整,新的社會矛盾和問題不斷出現,腐敗問題在一些領域變得更加突出。
為了解決這一關系到執政黨生死存亡的難題,中共正以堅定的態度,積極借鑒國外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治理腐敗的經驗,更加注重制度建設,不斷完善權力的制約和監督機制,努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2005年10月,中國加入《聯合國反腐敗公約》。2007年5月31日,中國成立專門預防腐敗的國家級機構——國家預防腐敗局。
建立防治腐敗的長效機制被認為是中共的反腐新智慧,這在十七大上被描述為“拓展從源頭上防治腐敗工作領域”,意味著國家將綜合運用立法、司法、行政等手段,從根本上防治腐敗。
8、生態文明
水鳥、魚蝦、蓮藕和菱角,給家住洪湖邊上的張圣元留下一個快樂的童年記憶。但是,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過度的人工水產養殖使得湖水臭不可聞,水產品幾乎絕收。
洪湖的悲劇在中國并不鮮見。對此,中國共產黨提出要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實現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2003年至2006年,500多萬公頃農田恢復成林地、近3000萬公頃牧場還原為草場。2006年,中國節能3000萬噸標準煤,城市污水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都超過了50%。2007年上半年,國家又關停了一大批高污染、高耗能的小火電機組和資源浪費嚴重且生產事故頻發的小煤礦。
在這個過程中,洪湖也得到有效治理。如今,湖水水質好轉,水鳥數量達到5萬多只,水生植物覆蓋率在95%以上。當上湖區護鳥員的張圣元高興地看到,昔日的洪湖美景正在重現。
十七大上,“建設生態文明”首次成為執政黨的戰略目標之一。專家認為,這是對傳統工業文明進行理性反思的產物,充分體現了生態文明對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重要意義,也展示了中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
9、和平協議
中共提出要“構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框架”,呼吁進行談判,簽訂和平協議。“和平協議”在黨代會報告中出現,這還是第一次。
兩岸同胞同根同源,血脈相連,擁有共同的祖先、共同的文化和共同的鄉情。這一事實永遠不可能改變。“13億大陸同胞和2300萬臺灣同胞是血脈相連的命運共同體”等表述讓昆山臺胞投資企業協會會長李寬信深有感觸,“十七大給了廣大臺商一個很好的投資環境和平臺,我們深切感受到了大陸的關心與支持。”
從1987年兩岸開啟交流至今年7月,兩岸貿易額累計達6699億美元,臺灣對大陸貿易順差4386億美元,臺商投資項目近7.4萬個,大陸已成為臺灣最大的貿易伙伴、最大的貿易順差來源地和最大的投資目的地,常住大陸的臺商及眷屬數量也已超過百萬。從這些數字中,兩岸經貿交流的熱絡可見一斑;提升合作層次,實現互利雙贏成為兩岸共同的企盼。
作為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原則,十七大重申了“一個中國”。從中可以窺見中共未來的對臺政策:以最大的誠意寄希望于和平,反“臺獨”底線決不退讓。
10、和諧世界
2007年10月,中國首批赴蘇丹達爾富爾地區維和部隊開始部署。這是中國為推動解決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達爾富爾問題所做出的努力之一。
中國在促進和平與發展和應對人類面臨共同挑戰中承擔著自己的責任。世貿組織總干事帕斯卡爾?拉米說,“一個開放的中國,也會是一個真正負責任的強國。”
2006年11月,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舉行,中非共同宣布建立新型戰略伙伴關系。中國政府提出的推動中非發展的八項政策措施,受到廣泛歡迎。世界銀行最新一份研究報告指出,中國在非洲的投資正對非洲經濟增長產生積極影響。在當今世界南北差距持續擴大的情況下,中國用獨特的模式在消除貧富差距、幫助弱者方面做出自己的貢獻。
和諧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中國古代哲學家孔子闡述了“和而不同”的思想:世界上充滿了不同和矛盾,而君子卻能在矛盾和沖突中求得平衡,實現和諧。事實上,在經濟發展的同時,致力于世界和平發展,是中國自身和平發展的對外延伸。
因此,十七大強調,中國將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