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沈陽市中山路上的這家慢遞小店由于其創意經營理念,一個月來逐漸被更多的客人接受和喜愛,昨日許多路人經過門前都會被其吸引。
在時間就是效率的今天,快遞公司由于符合上班族高頻率的工作速度,生意越來越火;而就在人們倡導“爭分奪秒”時,沈陽中山路上出現了一家“慢遞”公司——“寄給遙遠的未來”是該公司的主營業務,這種新奇的創意一時間吸引了不少路人。
“80后”辦起慢遞公司
一只大蝸牛背著一封信在努力爬著,遠處是一個綠色的郵遞筒,它所經過的地方留著時間的痕跡——2012年……2020年……2046年……
這是這家慢遞小店門口的“招牌畫”,路過的人稍微用心,就能大致會意。走進店內,30平方米左右的空間里,四周貼滿了各種特色明信片,中間放著筆和本,供顧客留言,或者寫點什么東西。
該店的店主曹英亮是一位“80后”,他介紹說,小店所提供的是和普通郵局相同的信件投遞服務,唯一的區別是,投遞的時間由寄信人自己決定。可以是幾個星期后,也可以是幾年后,十幾年后,甚至幾十年以后。“說白了,就是寫給未來的某一天的某個人,讓對方知道自己此時此刻的心情。店里大多數的明信片都是我們(幾個合伙朋友)設計的,內容都是針對不同的需求,在外面買不到。客人到這里挑選明信片后,寫好祝福話語,然后定好時間,就可以交給我們投遞了。 ”曹英亮說。
這樣的慢遞服務費用也并不算高,“明信片一張是8元,慢遞費一年內是9元,每增加一年,多收一元保管費。 ”曹英亮舉例說,如果是6年后寄出,慢遞費用就是9+6=15元。
顧客寄出的是愿望
從開業至今,小店已經營一個月整。光顧的客人也從最開始的寥寥無幾,到目前每天都有十余人。
這些客人并非想象中的“新新人類”,有的是路過的準媽媽,留給2010年5月才出生的寶寶一封信;有的是高中生希望父母在2019年時讀到自己現在的心里話;還有即將做手術的病人寄給術后自己的祝福;以及失戀的男生選擇在五年后告訴女友當初選擇的無奈……
“每個到這里的人都是有心事的,他們有的愿意和我聊一聊,有的則默默書寫。 ”曹英亮說,他接到的最久遠的郵寄單是12年后寄出的;最浪漫的,是一位30多歲的男士,未來三年內,每年都固定四個日子郵寄給老婆一份祝福。
市場有人緣但要不斷突破
這種別具一格的“慢遞”業務市場前景如何?昨日,記者隨機采訪了幾位市民,發現這一項目不僅受年輕人喜愛,中老年人也對此有所青睞。
56歲的教師王新海聽說后感到很有新意:“現在的市場真是多元化了,這種慢遞業務很感性,在非常理性的現代社會讓人眼前一亮。 ”王新海說,如果有機會,他也會去嘗試一下,而郵寄的對象并不是給自己的子孫,而是老伴。
也有的市民認為這種“生意”,賺的是心靈的慰藉。“我覺得如果是寫給若干年后的某個人,到時候,對方的地址、手機都可能換掉了。郵寄的對象并不一定能收到信,但是寫信者是一種欣慰。有些話寫出來了,自己就釋懷了。”大學生李冕覺得,這樣的店會很受歡迎。
遼寧社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張思寧表示,慢遞公司是一個創意產業,具有一定的發展空間,但由于其運作方式簡單,也很容易被復制,建議開辦者不斷拓展業務范疇。
疑問:慢遞小店黃了咋辦
不過,慢遞小店萬一中途轉換了經營方向怎么辦,多年后的祝福是否還能收到?對此,曹英亮誠實地表示,由于剛開業不久,所以也沒有成立所謂的信譽卡之類的,但是小店會信守這份承諾,未來的信一定會寄出,其實來這里的人也并非沒有想到這一點,但大家多半也是出于對我們的信任。
不過有市民表示應該有監管部門手段來避免因為店鋪倒閉等原因給顧客造成的損失,比如該店交一定的抵押金在監管部門等,一旦投遞出現問題也該有合約規定如何賠償顧客的損失。(常馨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