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无码日韩,无码不卡免费v片在线观看,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9797

首 頁 要聞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發展要聞  -證監會:券商須讓投資者理解"買者自負"原則 加強投資者教育 -北京:企業拖欠工資最高罰款3倍 出口企業調查:與人民幣升值賽跑 -民政部加緊慈善立法 將改變管理缺位現狀 將簡化捐贈免稅手續 -第四次生育高峰到來 粵年產一個百萬人口縣 06年200萬夫妻離婚 -滬深總市值首破18萬億 股市收盤下跌 B股持續重挫拖累A股 - 京流動人員檔案新規:不入社保不能存檔 滬探索居家養老服務模式 -四大鋼廠聯手開發海外礦產資源 中鋼協駁斥"中國鋼鐵威脅論" -新企業破產法將推出 政策性破產明年終結 鼓勵銀行向小企業貸款 -第二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閉幕 -中國明確義務教育政府負全責 經費須報人大批準 部分高校擬改名
水泥業06經濟運行形勢分析及07展望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1 月 08 日 
字號:    打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經過近兩年的低迷后,2006年水泥行業迎來了難得的好年景,水泥產量高速增長,產品銷售收入、利潤等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再創歷史新高,增值又增效是今年水泥行業運行的最大特點。

一、2006年統計數據分析

1. 水泥產量再次取得歷史性突破

2006年1~1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企業累計生產水泥10.97億噸,比去年同期增長19.71%,預計全年水泥總產量將達到12.4億噸,再創歷史新高。今年產量從4月起產量達到1億噸后,月度產量一直保持在1億噸以上,同比增速也是居高不下,呈強勁走勢。

水泥產量在“十一五”的第一年就達到了規劃目標值,讓很多人看不懂,原因很簡單,12.4億噸的規劃目標是專家在GDP增速6%的情況下預測的,今年GDP10.5%的增速是出乎專家預料的。造成今年水泥產量超高速增長既有政治因素,又有經濟高速發展的原因。從政治因素講,2006年是地方政府換屆年,在政績考核以經濟指標為中心的機制沒有根本轉變的情況下,用固定資產投資拉動經濟發展仍是新任政府班子主要追求的目標,可以說,政府對這一輪水泥需求高速增長起到了推動作用;另外,新農村建設也有效地拉動了農村水泥的需求。從經濟發展角度看,GDP保持10%以上的高速增長,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26.60%,房地產投資保持在24.00%的高位增長是水泥產量超高速增長的直接原因。另外,世界經濟的穩定增長,促進了水泥需求和價格上揚,水泥及熟料出口成倍增長對水泥產量增長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水泥產量排名

從表1可以看出,產量排在前10 位的省份情況基本和去年相同,主要分布在華東和中南地區,只有華北地區的河北省和西南的四川省在其中,這說明全國的水泥產量分布格局依然是以華東和中南地區為主,分別占全國的41.56%和24.8%。在排名前10 位的安徽、河南、湖北的增速最高,都處在中部地區。

水泥產量增速排名

從表2可以看出,在水泥產量增速排名前10的省份中,東北地區除遼寧低于全國增長水平以外,吉林以57.18%的增速排全國第一,黑龍江排第五;中南地區海南、湖北、河南比去年有較大增幅,在27%以上;華北地區內蒙古一支獨秀,實現了37.16%的增長,天津受濱海新區概念影響,處于啟動前夕;華東地區除上海、江蘇和浙江外,其他4省都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安徽省以38.83%的增速名列第二,山東在連年高速增長的情況下,仍保持22.32%的增速,令人驚嘆;西南地區西藏、重慶和四川都有一定的增長;西北地區產量增速緩慢,只有寧夏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從表2還可以明顯看出,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戰略重心的轉移,水泥產區正在由東、南部向中、西南部轉移,中南地區的河南、湖北、湖南做為“中原崛起”的代表,帶頭拉開了序幕;華東地區的安徽、福建、江西開始進入經濟高速發展階段,拉動水泥進入快速增長通道;華北內蒙古受能源開發、投資高速增長的刺激,水泥產量大幅提高。

產量大省江蘇、浙江、河北和廣東雖然增速低于全國水平,但從總量和增量上講,他們仍是全國水泥產量的主要貢獻者。

2. 各項經濟指標全面刷新

從表3可以看出,增值又增效是今年水泥行業經濟運行的最大特點。

產品銷售收入大幅增加

從表4可以看出,1~11月份,全國水泥銷售收入比2005年同期增長24.10%,在產品銷售收入排名前10 位的省份中,今年湖南出局,江西進入,位置稍有變化。前10位的銷售收入占全國的70.09%,前5位占48.15%,說明水泥銷售收入主要是集中在華東和中南地區,尤其是在沿海大省。但從增速排名前10 位的省份看,中南3個省、華東3個省、西南2個省。說明中南和西南地區正在迅速崛起,華東的“內地”省份也在緊隨。河南的增長最為矚目,超過50%。

利潤大幅增加

從表5可以看出,截止11月,全國利潤122.38億元,較去年同比增長104.83%。山東、安徽、河南、江蘇、河北是今年排在前5位的利潤大省,占到全國利潤的62.38%;廣西、江西、貴州等9省的利潤有200%以上的增幅;海南、甘肅、廣東、青海、寧夏、山西、上海和陜西虧損,其中海南、甘肅下降幅度超過100%以上,廣東省利潤大幅下滑甚至虧損引起了業內人士的極大關注。在全國122.38億元利潤中,利潤貢獻率的69.32%來自于大中型企業。 利潤增長排名前10的名單中有3個來自西南,表明西南地區是今年利潤增長的最大受益者。浙江11月利潤飚升至3.39億元,成為本月度利潤的冠軍。

應收帳款同比持平

從表6可以看出,截至11月,全行業應收帳款323.31億元,同比下降0.27%。這說明在增值又增效的背景下,賒欠沒有增加,利潤落入行業囊中。安徽、山東的應收帳款周轉率在20以上,水泥產量大省的周轉率在今年都有上好表現。北京、新疆、甘肅、天津、寧夏、山西的周轉率在3以下,主要集中在西北和華北地區,這些地區的貨款拖欠現象還急待改善。

產品積壓率大幅下降

從表7可以看出,截至11月,全國累計庫存148.18億元,同比增長8.74%。產品積壓率4.95%,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17.23%,在全國普遍呈下降趨勢,僅4個省積壓率上升,他們是湖北、湖南、寧夏和云南。

山西、甘肅、北京、青海、天津和寧夏的產品積壓率超過10%。

分析2006年使水泥行業各項經濟指標增值又增效的原因,首先,2006年是“十一五”的開局年,又是地方政府的換屆年,出于政績需要,積極推動經濟高速發展,使固定資產投資、房地產投資居高不下,這是水泥需求旺盛的直接原因,旺盛的需求使水泥價格上揚,帶動銷售收入、利潤大幅增長,使全行業呈現出增值又增效的好局面;其次,大集團的快速成長,兼并重組的初見成效,水泥生產集中度進一步提高,使企業的區域價格控制能力增強,同時,以協會和大企業牽頭的區域價格協調機制的建立,對保證企業合理利潤,取得良好經濟效益也發揮了作用。

3. 水泥投資分析

從表8可以看出,1~11月,全國城鎮固定資產投資79,312億元,同比增長26.60%,增速比1~10月回落0.2個百分點。全國水泥行業累計完成投資338.74億元,同比下降4.07%。從投資額上看河南、廣東、安徽和四川水泥投資超過20億元,尤其是河南繼去年再度奪冠,以53.64億列為榜首,去年前10的江蘇、江西出局,湖南和遼寧入圍。

華東、西北地區投資額大幅下降,只有福建、青海兩省投資額為正增長。前一輪大幅增長的江蘇、浙江、山東投資額下降幅度較大,分別為69.80%、48.80%、37.30%;去年大幅飆升的海南、吉林和廣西也迅速滑落,降幅分別為76.50%、47.40%、23.10%;西南、中南地區有一定漲幅,其中四川、云南和貴州投資額增長迅猛,同比增幅分別達到115.60%、64.90%、42.00%;中南地區的湖南、河南兩省的增長分別為102.50%、49.2%。

作為國家宏觀調控的重點行業,2006年在資金短缺情況下,大型企業沒有放棄做大做強的決心,民營、外資更是看好水泥產品的長遠利益,投資新型干法水泥的熱情并沒有減小,從資金來源可以看出,企業自籌資金230.14億元,占全國總投資321.94億元的71.48%,銀行貸款64.46億元,只占總投資的20%。2006年新型干法水泥建設資金來源主要是企業自籌。據中國水泥協會初步統計,截止到12月底,全國共投產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77條,新增熟料產能8,447.50萬噸,同比下降17.22%。

2006年新型干法水泥投資的特點依然表現為:一是東部地區投資明顯減少,中南、西南部地區投資明顯增加;二是與節能有關的余熱發電等改造項目成為投資新的熱點。

分析形成以上特點的主要原因,一是東部地區的建設高潮已經過去,中南、西南部的建設高潮已經開始,我國水泥工業的結構調整開始向縱深方向發展;二是受建設資金籌措困難的影響,以投資在2億元左右,自籌資金為主,單線規模2000 t/d、5000 t/d等級的生產線分別為33和32條,這說明,中部和西南部由于市場和資源的條件約束,2000 t/d規模的生產線成為建設主流,建設規模大型化的趨勢下降;三是節能已經成為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

4. 出口分析

2006年1~11月,水泥及熟料出口成倍增長,水泥出口1,801.41萬噸,金額6.71億美元,同比增長分別為76.33%、84.19%,水泥熟料出口1,562.31萬噸,金額4.25億美元,同比增長分別為70.63%、80.71%,水泥及熟料出口數量再創歷史新高。硅酸鹽水泥出口主要省份是江蘇、山東、河北,企業是海螺、嘉新京陽、南京小野田、山東山水、大宇、唐山冀東和大連小野田;孰料出口主要省份是安徽、山東、江蘇,企業是海螺、山水等企業。可以看出水泥和熟料出口主要集中在近幾年迅速成長的大企業集團和外資企業,這是2006年水泥和熟料出口的特點。

分析2005年水泥和熟料出口高速增長的原因,從外部因素看,世界經濟的穩定增長促進了水泥貿易量的增加和價格的上揚的直接原因。從內部因素看,我國水泥產能潛在過剩,出口和熟料可以調節市場供求關系,同時,目前出口水泥和熟料還可以享受出口退稅政策,利潤率高,貨款回收及時也是出口增長的原因。

5. 水泥市場價格低開高走

從圖2可以看出,西南地區(除重慶)的水泥價格都較高;西北地區的價格較低,蘭州為全國最低;華東地區年底的價格高于全年的平均價格,這主要得力于華東地區在10月底市場全面啟動,上海市在低價位240元開始幾度攀升,11月曾摸高340元,12月價格回落到290元,提價的主要因素還是受季節氣候影響,其次是經過兩年的市場低迷,企業間相互惡性競爭帶來的效益下滑,使企業認識到共同維護市場的正常秩序是大家的利益所在;除哈爾濱、廣州和西安外,各城市年底的價格比全年平均價格都有一定的增長或持平。

從全國水泥價格走勢看,在華東地區的拉動下,價格表現出低開高走的態勢。

二、2006水泥行業發展的突出特點

1. 新型干法水泥產能和增速雙雙回落

據中國水泥協會初步統計,截止到12月底,全國已經投產的新型干法生產線692條,熟料生產能力51,567萬噸,其中“十五”以來投產的生產線563條,熟料產能44,911萬噸,占新型干法熟料總產能的87%,2004年新增熟料產能接近1.3億噸,然后出現下滑趨勢,2006年跌破1億噸;2003年增速最高為131.56%,2005年后連續兩年出現負增長,呈雙邊下降態勢,2010年新干水泥產量比重達到70%的指標不容樂觀。

2006年新型干法生產線的投產主要集中在廣東、河南、安徽、山東、廣西,上述五省占投產產能的55.01%,可以看出新型干法水泥發展的重心繼續由東部向中部及兩廣地區轉移,結構調整向區域平衡方向發展的趨勢明顯。

2. 強者越強,弱者越弱

2006年,排名前列的企業集團水泥產量又有新的增長,海螺集團水泥產量突破億噸大關,中聯收購海螺萬噸線后產能躍居全國第2;民營企業天瑞、紅獅靠新建異軍突起擠進前列;國企中材科工、金隅集團靠收購產能猛增;華新、冀東、亞泰等上市公司也有搶眼表現,大企業集團在過去的一年中得到快速成長,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與此同時,宏觀調控使中小企業投資水泥行業的門檻越來越高,受資金、環保、資源的制約越來越強,造成行業內兩極分化的趨勢明顯,表現出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效應。

3. 兼并重組如火如荼

從表10可以看出,針對我國大企業集團和上市公司的并購活動異常活躍,外資在其中擔任主角,國內大企業集團開始進入角色。在外資方面,以國際大水泥跨國公司為主的實業資本,多以實現對國內企業的控股權,實現其長遠戰略目標為目的,金融資本多以參股形式,分享大水泥企業集團的成長碩果;在內資方面,以中國建材、中材科工、金隅集團為主的國有大型企業集團,出于盡快做大和取得區域規模優勢的目的,以收購的形式,進入兼并重組的熱潮之中;海螺、華新、冀東、亞泰、祁連山等水泥集團也是積極參與者。

4. 工程服務和裝備出口成霸主地位

2006年,從世界的四面八方不斷傳來中國總包的水泥工程項目投產的消息,2000 t/d~5000 t/d乃至萬噸的總包項目簽約的消息不斷見諸于報端,我國大型水泥生產技術、技術裝備日趨成熟,可靠性增強;以及從設計、施工、安裝、工程總承包的系統集成能力增強,再加上價格優勢,使我國水泥成套技術裝備及工程服務在國際競爭力方面顯著增強,在世界上已處于霸主地位,世界水泥大企業集團紛紛把采購重點轉向中國就是最好的見證。

5. 余熱發電成為行業投資熱點

2006年,新型干法水泥企業出于為了降低能耗,提高自身競爭力的考慮,紛紛瞄準了余熱發電項目,據中國水泥協會初步統計,投產的余熱發電項目有近40個,其中,海螺11條利用日本技術的5000 t/d生產線余熱發電項目相繼投產,天津院、中信重機、大連世達三家承擔的近30個項目的各項經濟技術指標也接近世界先進水平,節能和效益明顯。

三、產業結構調整面臨新的挑戰

2006年水泥行業發展中遇到的新問題是結構調整陷入困境。

首先,新型干法水泥增速放緩不能滿足需求高速發展的需要。2006年水泥行業水泥需求增長持續在20%以上,增量近2億噸,與8,000萬噸的新型干法水泥增量相差甚遠,說明2006年很大一部分新增需求是由落后生產能力補充的,新型干法水泥增長已經不能滿足水泥市場增長的需要。

其次,行業經濟形勢趨好,價格上揚,使淘汰落后產能陷入新的困境。由于新型干法水泥建設不能滿足經濟建設高速發展帶來的市場需求缺口,為了保證經濟建設需要,給已經出臺淘汰落后生產能力政策的省份執行政策帶來困難,也讓想要出臺淘汰政策的省份有所忌諱,產業結構調整面臨新的挑戰。

四、2007年展望

1. 水泥產量預測

中國社科院12月7日發布了2007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藍皮書,社科院經濟專家表示,2006年中國宏觀經濟仍然保持了“高增長,低通脹”的良好運行態勢。預計2007年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將有所回落,但仍將保持9.6~10.1%左右的快速發展態勢。

國家發改委主任馬凱在全國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上說,雖然今年固定資產投資增幅有所回落,但回落的基礎不穩固,反彈的壓力依然存在,明年調控的任務還很艱巨。馬凱用“四個仍然”來形容投資反彈的壓力。增幅仍然偏高;在建規模仍然過大;新開工項目仍然較多;導致投資增長過快的體制機制問題仍然沒有根本解決。

從以上信息可以看出,2007年與水泥需求相關的經濟增長速度、固定資產投資仍在高位運行,這為我國水泥需求還會繼續高增長創造了條件。預計,國內水泥需求還會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長,也就是說還將有1億噸以上的增長不成問題。

美國經濟增速放緩,人民幣升值、國內水泥價格上漲、國外大量水泥項目投產等種種跡象表明,我國水泥和熟料的出口也將隨之下降。

2. 水泥價格預測

從整體上看,新型干法水泥增速落后于水泥需求增速將緩解供大于求的壓力,從這一角度講,水泥價格應不低于2006年底的水平。但從區域上講,兩廣、中南、西南新型干法水泥產能增長很快,給這些地區的水泥價格帶來不確定因素,價格維持在高位的必要條件是落后生產能力的退出;西北需求增長緩慢,供大于求的局面一時難于緩解,價格還會在低位徘徊;華東、華北地區有望維持在2006年年底的價格。

3. 經濟效益預測

煤、電、運輸的供應形勢在2007年將進一步緩解,價格仍在高位穩定運行,但增長的可能性不大。因此水泥生產成本會維持在2006年的水平,水泥的價格在維持目前的情況下,利潤也是非常可觀;再加上節能降耗,加強管理帶來的成本下降;企業在市場上繼續加強行業自率,避免惡性競爭,預計2007年全行業利潤會再創歷史新高。

來源: 數字水泥網

相關文章:
相關專題:
圖片新聞:
2007世界競爭力評比:中國大陸首度超過臺灣地區
中石油稱冀東南堡油田可開采100年 開發成本近60億
更多 >>

觀察與思考
中國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點
· 2008北京奧運商機
· 07中央財政資金流向 三農重中之重
更多>>
中國發展報告
中國改革評估報告 / 中國數字報告
· 中國企業家看社會責任
· 全國農業統計報告 / 農業發展報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