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性壞疽病因學】
梭狀芽胞桿菌為革蘭陽性厭氧桿菌,以產氣莢膜桿菌(魏氏桿菌)、水腫桿菌和腐敗桿菌為主要,其次為產芽胞桿菌和溶組織桿菌等,臨床上見到的氣性壞疽,常是兩種以上致病菌的混合感染。
梭狀芽胞桿菌廣泛存在于泥土和人畜糞便中,所以易進入傷口,但并不一定致病。氣性壞疽的發生,并不單純地決定于氣性壞疽桿菌的存在,而更決定于人體抵抗力和傷口的情況,即需要一個利于氣性壞疽桿菌生長繁殖的缺氧環境。因此,失水、大量失血或休克,而又有傷口大片組織壞死、深層肌肉損毀,尤其是大腿和臀部損傷,彈片存留、開放性骨折或伴有主要血管損傷,使用止血帶時間過長等情況,容易發生氣性壞疽。
【氣性壞疽發病機理】
氣性壞疽的病原菌主要在傷口內生長繁殖,很少侵入血液循環引起敗血癥。產氣夾膜桿菌產生α毒素、膠原酶、透明質酸酶、溶纖維酶和脫氧核糖核酸酶等,紅細胞破壞引起溶血、血紅蛋白尿、尿少、腎組織壞死、水腫、液化,肌肉大片壞死,使病變迅速擴散、惡化。糖類分解產生大量氣體,使組織膨脹;蛋白質的分解和明膠的液化,產生硫化氫,使傷口發生惡臭。由于局部缺血,血漿滲出,及各種毒素的作用,傷口內的組織和肌肉,進一步壞死和腐化,更利于細菌的繁殖,使病變更為惡化。大量的組織壞死和外毒素的吸收,可引起嚴重的毒血癥。某些毒素可直接侵犯心、肝和腎,造成局灶性壞死,引起這些器官的功能減退。
【氣性壞疽癥狀】
潛伏期可短至6~8h,但一般為1~4天。
局部表現
病人自覺患部沉重,有包扎過緊感。以后,突然出現患部“脹裂樣”劇痛,不能用一般止痛劑緩解。患部腫脹明顯,壓痛劇烈。傷口周圍皮膚水腫、緊張,蒼白、發亮,很快變為紫紅色,進而變為紫黑色,并出現大小不等的水泡。傷口內肌肉由于壞死,呈暗紅色或土灰色,失去彈性,刀割時不收縮,也不出血,猶如煮熟的肉。傷口周圍常捫到捻發音,表示組織間有氣體存在。輕輕擠壓患部,常有氣泡從傷口逸出,并有稀薄、惡臭的漿液樣血性分泌物流出。
全身癥狀
早期病人表情淡漠,有頭暈、頭痛、惡心、嘔吐、出冷汗、煩躁不安、高熱、脈搏快速(100~120次/min),呼吸迫促,并有進行性貧血。晚期有嚴重中毒癥狀,血壓下降,最后出現黃疸、譫妄和昏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