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召開的北京市2008年衛生工作會上,副市長丁向陽談及北京的民生醫改時說,政府要學會“算大賬”。并透露,針對農村招不來、留不住全科醫生的缺口,市衛生局和市教委擬采取措施,定向培養農家子弟充實農村全科醫生。
醫院修得再多,解決不了看病難
自2006年10上任起開始分管北京醫療衛生工作的丁向陽,用自己更熟悉的交通領域做比喻,“路修得再多,解決不了交通問題;同樣,醫院修得再多,解決不了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他的體會是,醫療衛生體制改革需要“大部門”觀念,衛生、藥監、勞動保障、發改委、財政、教育等各部門要緊密協作,還要有綜合的協調管理。
采取優惠政策,招收農家子弟定向培養
丁向陽將完善社區衛生服務網絡稱為北京醫改的基礎。這一基礎在2008年繼續“厚實”的關鍵,是醫生。丁向陽此間透露了今年北京市政府對醫改繼續增加“人才”投入的兩個想法。
首先,針對北京農村招不來、留不住全科醫生的缺口,市衛生局和市教委,計劃以較優惠的分數線和學習費用,招收1000-2000人的農家子弟,由醫學院校對其進行全科醫學的定向培養,畢業后,他們回到家鄉所在鄉鎮衛生院或村衛生站擔當全科醫生。“這樣的全科醫生培養成本是最低的,這個方案準備上市長辦公會,最快在今年實施。”
鼓勵退休醫生留在崗位,待遇不變
此外,丁向陽表示,可以采取政府買單的方式,繼續探索讓大醫院的退休專家進社區服務,或者專家退休后繼續留在崗位上,為更多患者提供優質醫療服務。“醫生是最寶貴的資源,只要他們到了退休年齡還愿意,還有精力從事醫療,就鼓勵他們留在崗位上,一切待遇不變,這些錢可以由政府出。”
- 現場
副市長現場為民生算賬
“政府錢應該直接花在老百姓身上。”前日,丁向陽介紹,去年,北京市政府撥出大約10個億專款,投入改革中的醫藥衛生領域。
“看似不停地在花錢,但其實這樣的成本才是最低的。”丁向陽現場算賬,“看看現在大家關注的香港流感疫情,如果去年省下減免費接種疫苗的1個億,老人兒童的免疫能力本來就差,一旦北京發生流感大流行,可能就要花掉幾十個億。”(記者魏銘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