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證綜指距離年初高點大跌了700點,行情慘淡卻難阻陽光私募扎堆成立的勢頭。今年前5個月中,共有212只陽光私募扎堆成立,募集資金超過100億元。非常有意思的是,在陽光私募扎堆成立的同時,以中小盤股為代表的結構性行情也持續演繹,這一現象背后的邏輯可能在于私募更偏好中小盤股票。
據私募排排網研究中心的不完全統計,截至5月31日,今年全國信托發行的私募證券產品一共有212只(包括結構化和非結構化)。從單月的發行情況分析,1-4月的產品成立數量逐月遞增,而五月稍微減少,但依然有42只產品成立。按照規定,每個證券類信托計劃項下信托合同不超過50份,陽光私募的認購門檻最低為100萬,也就是說每只陽光私募的募集資金額度最少為5000萬。212只陽光私募共計募集資金超過100億元。
過往業績是信托產品發行的“通行證”。2009年的最牛私募——廣東新價值正在享受著勝利果實,該公司已經從年初五億元左右的規模到目前管理超過二十億元的資金,旗下管理的產品也達到12只,堪比一個小型公募基金。今年發行產品數量最多的是深圳市瀚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1月至今已成立5只新產品,另外有四只正在募集當中,瀚信資產的董事長是原國信證券資產管理部總經理蔣國云,國信證券系列集合理財產品2009年均名列同類產品前茅。源樂晟、淡水泉、和聚、尚雅等業績優秀的私募基金管理機構在5月份均有新產品成立。
隨著規模的擴大,私募正成為股市不可忽略的力量。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伴隨著私募規模的擴大,結構性行情持續演繹,大盤股幾次反彈都無功而返,而中小盤股卻能夠屢創新高。比如,新價值重倉的恒寶股份、華芳紡織和萬家樂等個股跌幅很小,恒寶股份甚至創出上市以來的新高。與資金量龐大,奉行“自上而下”配置的公募基金不同,私募由于資金規模較小,更偏重個股挖掘,這種個股挖掘多避開人盡皆知的大盤藍籌股,而是挖掘還沒有進入市場視野的黑馬股。雖然上證綜指已經跌至2500點,僅為上輪牛市的一半不到,但中小企業指數卻與上輪牛市相差不到10%。無論是結構性行情造就了私募,還是私募造就了結構性行情,無法回避的一個現象,就是股市的市場特征正隨著私募規模增大發生了一些改變。記者 屈紅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