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牛股”是如何實現的
根據上面的論述,不難看出來,由于中國股市的高估值,以及實物資產與資本化資產之間極大的估值差異,一些上市公司可以輕而易舉地通過資本運作手段打造出高增長的“人造牛股”。
我們定義的人造牛股,是指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沒有任何提高而只是純粹通過外延式的股權融資后,通過簡單堆積資產或合并報表來達到業績增長的企業,這類企業僅僅作為了將實物資產資本化的中介,這樣的增長對于整個社會可能完全沒有增加效益。比較多見的是一些“大集團,小上市公司”的模式。上市之初,上市公司一般是從集團公司中剝離出來的一小塊優質資產。上市后通過增發,不斷將集團公司的資產注入上市公司,通過這個過程,上市公司規模不斷擴大,業績也不斷增長。幾年下來企業資產增加若干倍,利潤增加若干倍。但我們要指出的是這很可能并非什么了不起的經營成就,而只是把中國特色的增長游戲玩得好而已。而且隨著集團公司的優質資產不斷注入,剩下的資產質量越來越差,這種所謂的增長也就越來越低效了。當集團優質資產大都注入后,增長也就接近尾聲了。
高增長如此的“簡單”,人造的牛股也就比比皆是了。我們的很多高增長股出自電力、公交等公用事業股。大家知道,公用事業公司在全球范圍內基本都屬于低增長性質的,但在中國,其奧秘就在于公用事業資產經營較為穩定,通過簡單資產注入和收購就能打造出一只只超級牛股來。要知道這樣的公司在A股市場并不算少,觀察這些人造牛股每年的ROE和EPS增長會發現一些很明顯的共性:資產注入和收購后,這些公司的ROE基本沒有得到多少提升,甚至下降,基本不會有整合的效益,但再融資的當年或者次年EPS都會有明顯的增長。而一旦不進行資產注入和收購,EPS的高增長就不再持續。換言之,這種外延式增長并不是來自經營管理績效的提升,因此質量并不高。
人造牛股的神話最終會破滅。一方面被收購資產質量會越來越差,集團可提供的資產越來越差;或是收購了一堆不太相關的資產而管理無法跟上,最終成為大而不強的混合體,并爆發各種問題;或是再融資無法繼續等等,都會終結這種高速EPS增長游戲。
人造牛股的現象不僅在中國市場上存在,美國的人造牛股也以一種類似的方式存在著。讓我們回顧20世紀60年代美國股票市場沸騰的黃金十年。20世紀60年代中期,伴隨著美國混合收購浪潮的興起,股票市場迎來“混合型企業”投資狂熱。盡管當時的反托拉斯法禁止橫向并購,但混合收購卻并不受司法部的干預。于是大量公司在高PE估值的情況下開始通過現金或者換股等方式收購低PE公司,這種并購提高了自身EPS水平,延續了盈利高速增長勢頭。在這種人為制造利潤增長在“協同效應”的光環下,股價也就被冠冕堂皇地再次推高。好景不長,由于1968年聯邦貿易委員會和司法部對混合收購的調查和相應會計制度的改變,加上1969年概念股票投資泡沫破滅導致市場下跌,混合型公司股價也出現大幅縮水。
里頓(Litton)工業公司是當時首批利用混合收購手段成為大型企業的代表之一。該公司在1953年銷售額為300萬美元。隨后的8年里,里頓收購了23家公司,1961年已經成為紐約證券交易所增長最迅速的上市公司,1963年的銷售額達到5億美元。20世紀60年代中期,里頓仍通過不斷的混合收購維持自身高增長率,即使期間年銷售額已經突破了10億美元仍不滿足。里頓否認自己是一個混合型企業,強調作為一個“技術性企業”,通過并購不同行業的公司可以獲得“協同效應”,制造新型產品。混合收購給里頓帶來了輝煌的連續57個季度的業績增長,同時也帶來了如山高堆積的債務。1968年政策與會計制度的改變加速了里頓的崩塌,當年里頓公布了1100萬美元的收入下降,導致股價垂直下降。隨著之后業績的持續惡劣,這個年銷售額從300萬躍升至16.8億、市盈率一度超過75倍的股市明星,股價從1967年的高點120美元跌至1973年的8.5美元,縮水了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