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自2007年底開始至今的這輪“波瀾壯闊”的股市大跌,已讓中國A股市場成為年內全球“跌市”的NO.1。人們形象地將之比作“股市地震”,其“震級”之大,波及之廣,持續之久,讓人刻骨銘心。
在諸多被關注的主體中,基金業績和一些制度規定成為人們抱怨的對象,綿延于報刊網絡。當然,在對資本損益的算計外,人們對當事一方的基民,包括其對基金的認識、損益狀況以及投基對他們生活的影響等問題,卻關注甚少。
今天,我們試著走近這個身處市場風浪深處的弱勢群體,力求用最真實的語言,記錄他們的悲喜憂愁。
⊙見習記者 謝衛國 吳曉婧 實習生 朱宇琛
一個下崗女工的“養命錢”
9月14日,農歷八月十五。對于陜西省銅川市三里洞煤礦下崗職工,46歲的李曉琴來說,這天和其他時間沒什么兩樣:大晚上就開始串麻辣串子,一大早便和老公上街吆喝買賣。當然,今年的中秋還是有些小小的不同:一是兒子考上大學了不在身邊;二是當晚還可以向記者說說買基金的心酸事兒。
【5000多點入的市】
我們是晚上8點準時碰的頭,因為知道我的身份,李曉琴開口第一句話就是:“我的基金能回本嗎? 要等到什么才能回本?”
我一時還真沒答上來,只是說要些時間。
投資基金這回事,李曉琴是從院子(小區)里的鄰居那里聽說的。去年的七八月份,市場火得不行,指數一天天往上躥,基金凈值每天都在漲,小區里的人們整天都在議論股票和基金,最后人們都沒能擋住這個賺錢的“誘惑”,紛紛下了水。
回想起買基金的情景,李曉琴到現在都覺得暈乎,“我是去年8月份買的,10月31日也買了一點,指數在5千多點買的。院子里的同事們都在買,所以我也跟著買了。我什么都不懂,都是跟著別人瞎買進的。我們這里都買基金,起碼有50%的人都買了。大多數都是3萬多元,最多是8萬多元。這些都是礦上給的工齡錢。”李曉琴說。
李曉琴所在的地方是陜西省銅川市三里洞煤礦,她說,那片全都是礦區,因為種種原因,以前的煤礦全都“下馬”了。破產那會兒,礦上按照工齡一次性補償了幾萬,把工齡買斷。現在,國家還發點生活費。
李曉琴說,她身邊買基金的都是些下崗職工,國家給的養命錢都舍不得花,放在銀行里利息又低,大家都說在“縮水”,所以就拿出來買基金,賺點買菜的錢。
【認為基金沒風險】
和大多數初涉資本市場的人一樣,李曉琴和她的鄰居們看到的都是收益,而沒有意識到風險,也即如此,“存銀行”還是“買基金”成了他們的單選題。
“院子里那些買過基金的人說,銀行利息非常低,說是閑錢買了基金還能賺點買菜錢,誰知道都是在騙人。”李曉琴不無抱怨地說,“那會兒沒人提醒她風險,銀行工作人員也說,‘買基金100%沒有風險,就好比把錢放到銀行一樣的,銀行利息低,買基金還能賺點生活費’。我們心想,國家銀行買的還能上當?”
當我追問,購買基金的時候,銀行的工作人員有沒有問你的收入狀況和家庭狀況時,李曉琴的回答是:“沒有。”
一年之后,提到這些,李曉琴的心情尤為復雜。她說,今年兒子考上了陜西科技大學,開學要8800元,學校每月生活費差不多要600元。因為去年買基金,錢都被套牢,家里又沒錢,兒子開學的錢全都是向陜北親戚家借的。怎么說,自己也算職工家庭,如今兒子上大學卻要向陜北的親戚借錢,她真的很難過。
李曉琴夫婦下崗后,每月600塊的政府補助成了她們家的重要收入來源,現在兒子上大學了,這些都得給他做生活費了,而夫婦倆則只能想辦法,起早摸黑地靠著做點麻辣串生意,維持生計。
【“養命錢”虧損過半】
李曉琴說,她把3.3萬元“養命錢”都投到基金里去了,現在已經賠進去1.7萬元。她問記者:“我的錢還能不能回來?他們是不是不給我們還錢了?”在李曉琴這里,這個“他們”指的是銀行。
李曉琴買的是一家基金公司旗下的兩只產品,讓人感到震驚是的,李曉琴對基金公司相當陌生,不知道基金公司還有網站,也沒有收到基金公司任何的客戶賬單,更不知道基金公司還有免費的客服電話。李曉琴說,當初,買完基金后銀行通知說,一周后,自己去銀行打單子。“上面用電腦打出來的,內容包括:你幾號買的基金、價位是多少、購買的時間、持有多少份額,再沒別的了。”
“就打了一次單子,從那以后我就沒有收到銀行的單子了。”李曉琴說,“基金公司什么也沒發來”,賬單從來沒有收到過,電話也從來沒有接到過。而對于自己購買的基金賺了多少、虧了多少,李曉琴說,要到一家專門介紹基金的門戶網站上去查詢。而如果要贖回,銀行給說,“拿上基金卡來贖,你自己想什么時間來,就什么時間來。”但事實上,現在虧得太厲害了,大家都不敢動。
在我們談話的始終,“不懂”二字是李曉琴用得最多的一個詞,而她最關心的事情則是,銀行什么時候還錢,會不會還錢。因為直到我跟她講清楚基金公司和銀行之間的關系前,質樸的李曉琴一直認為,購買基金是把錢“放到銀行”,自然,還錢也是銀行的事。
然而,當了解如此之多的真相過后,李曉琴最想做的事情就是要回本金,因為,那是她和她老公的“養命錢”。
10年老基民:
不要抱太多幻想
施先生從1998年起就開始購買基金,是中國最早的一批基民。“美國有種說法是:成熟的投資理念就應該是把資金交給專家管理,自己專注于擅長的事情。當我發現自己的性格實在不適合炒股時,就開始買基金了。”
10年前,中國基金業才剛起步,新發基金少,施先生一度發一只買一點。直到現在,施先生手上的基金已經有50多只,且全部為偏股型基金。“你肯定會問我為什么不做組合,降低風險。實際上,買基金對于我來說就相當于買股票,只不過是交給專業機構管理而已。至于低風險類的資產,我會另外做配置,就不需要通過購買債基或者貨幣型基金來實現。”施先生解釋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