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不是我們一個國家面臨的問題,也不是我們一個國家能夠解決得了的問題。國際市場供求狀況,既有經濟增長的因素,也有國際政治力量博弈的成分。原材料、能源和農產品等的需求過旺,不是中國一個國家的需求造成的,控制中國一國的需求,對于改變國際市場整體的供求關系的效果是有限的。中國的需求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中間需求,最終需求來自國際市場。減少中國的中間需求,意味著中國經濟競爭力的削弱,意味著眾多出口企業的經營困境,意味著大量就業機會的喪失。
通脹是一個貨幣現象,世界性的通脹是在世界上占主導地位的貨幣的現象,說白了是美元的現象,而不是人民幣的現象。中國的中央銀行不應該對此次通脹負責,也負不了這個責。過緊的貨幣政策,對于通脹的抑制作用是有限的,但會造成嚴重的資本供給不足,使大量企業陷于經營困境,破壞經濟的供給能力,反而會使通脹惡化。近兩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是一把鋒利的雙刃劍,運用得好,是幫助我們度過通脹難關的資本,運用得不好,是我們喪失貨幣主權,承受國際資金巨大沖擊的禍害。
世界通脹是需求拉動的,而中國的通脹更應當按照成本推動來應對。因此,反通脹的基本思路應該是降低成本和度過高成本的難關。對于企業,要幫助其降低成本,要放貸款,要減稅,要鼓勵提高效率和節能減排的投資,尤其是要支持中小企業,鼓勵創造就業;對于老百姓,要幫助其承擔價格上漲后的生活成本,要對低收入階層進行更大力度的補貼,要提高農產品價格。
在反通脹的思路方向上,應當逐步從控制需求,轉向支持供給。沒有企業哪有經濟?沒有供給哪有經濟?改革是最終的出路,價格管制是改革的倒退,對生產企業的財政補貼同樣也是改革的倒退。在政策手段上,應當逐步弱化貨幣政策,強化財政政策。改變財政收支增長遠遠高于整個經濟增長和其他經濟主體收支增長的狀況,調整財政收支結構,讓廣大老百姓富起來。
一、關于農產品價格
我們面臨的一個基本事實是,全世界都面臨著通脹,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基本的判斷,這一輪通脹不是我國所特有的,是一個世界性的經濟現象。因此,通脹的對策也就必須在全世界的范圍內尋找,在國際市場上尋找,而不能在經濟如此國際化的環境中,關起門來考慮問題和解決問題。如果我們試圖依靠一個國家的努力來對付通脹,其效果一定是有限的。而從國際競爭的角度來看,我們單方面的、超出自身經濟承受限度的努力將不可避免地削弱我國的經濟競爭力,損害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農產品、食品價格上漲是我國通脹的最主要成分。在這里,我們不討論在消費價格指數中這部分價格上漲的影響是否被過分夸大。可以肯定地說,農產品、食品價格的上漲是一個世界性的現象,不是我們一個國家能夠左右的。農產品的供求狀況除了受氣候影響之外,也與有些發達國家拿糧食來制造能源有關。然而,正是那些天天吃著牛排的人說,是因為我們中國人多吃了兩口肉造成了世界的糧荒。當今的糧荒,除了天災,還有人禍。人禍從何而來?我們需要知道誰從全世界的糧荒和農產品漲價中得到好處了?可以肯定地說,從糧價大幅度上漲中得到好處的不是我們中國,而是那些糧食生產和出口大國,那些一直為農產品價格補貼打得不可開交的國家。因此,我們可以說,國際農產品市場的供求關系主要的決定因素絕不是我們國家的國內需求,而是來自那些從糧價上漲中獲得經濟和政治利益的國家。(林義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