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无码日韩,无码不卡免费v片在线观看,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9797

首 頁 要聞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專家專欄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采購商
發展要聞  -中國煤炭新政:建專項基金彌補環境欠賬 電價年內上調可能性很小 -銀監會下發《指引》 規范貨幣經紀和交易行為 狠抓股市風險教育 -滬指高開接近5300點 今年兩市IPO達79家 最牛散戶疑涉內幕交易 -法制辦:電信重組或納入反壟斷管理 中移動TD放號或延至明年4月 -中國力爭十一五完成城市成片棚戶區改造 城市綠化要達"四減" -個別外企環境違法問題已引起重視 潘岳:制度建設比"風暴"更艱辛 -中國將征燃油稅替代養路費 多項收費停 車船稅與養路費不合并 -中國打擊地下錢莊繳獲現金9300余萬 銀行業總資產已近49萬億 -央行:房貸異常增長拉高中長期貸款 外資套現我房產回報超100%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試行 國企將上繳紅利
平均折價率超過26% 封基投資“正當時”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9 月 14 日 
字號:    打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隨著近期的市場動蕩,封基折價率出現擴大趨勢。來自WIND資訊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昨日,市場有交易的36只傳統封閉式基金,整體折價率達到26.02%,相比前期呈現擴大之勢,其中17只封基折價率超過30%。對此,研究人士表示,結合近期市場持續高位震蕩的實際情況,封基投資建議重點關注即將到期品種,因為其抗風險能力相對更強。

  傳統封基折價率擴大

  在經歷9月11日的大幅下跌后,昨日大盤出現回暖,全天滬指大漲100點,漲幅達到1.95%。在此背景下,封基走勢也出現上漲行情,其中上證基金指數上漲2.2%,深證基金指數漲幅也達到1.81%。

  昨日,兩市交易的36只傳統封閉式基金,全部實現上漲,有18只封基漲幅超過2%,其中基金銀豐漲幅達到4.25%,而所有封基中漲幅最小的基金鴻飛也達到1.06%。即使如此,封閉式基金的折價率仍然出現擴大趨勢。

  WIND資訊統計數據顯示,36只傳統封基的平均折價率達到26.02%,其中17只封基折價率超過30%。此外,大盤封基的折價率達27.8%,創出近3個月來新高。而本周前期封閉式基金繼續低迷,自周一至周三,滬市和深市基金指數分別累計下跌5.04%和5.14%,而同期上證指數和滬深300指數分別只下跌1.98%和1.74%,由于封基跌幅遠大于指數漲幅,封閉式基金的折價率擴大也在預料之中。

  創新封基持續溢價

  作為國內第一只創新型封閉式基金,大成優選的市場表現確實出色。到昨日為止,大成優選連續5個交易日溢價成交。昨日,大成優選收于1.186元,下跌0.34%,前日該基金凈值為1.145元,這樣溢價率達到3.58%,不但遠低于上市首日9.38%的溢價率,而且溢價率也有出現縮小之勢。

  但令人略感失望的是,除了自身表現強勢外,大成優選的上市并未能帶動傳統封基行情,這或許不符合之前的市場預期。對此,民族證券基金分析師劉佳章認為,作為帶有試驗性質的創新封基產品,大成優選會不會從自身消除折價至關重要,其對傳統封基的影響還要從長遠來考慮。

  聯合證券基金研究員冶小梅指出,創新封基和傳統封基原本就是兩個不同的事物,此前就不認為創新封基的上市交易會對老封閉式基金的折價會有改善。

  重點關注“短期封基”

  “近期封基表現疲軟,凈值還是決定因素。”劉佳章表示。他統計發現,隨著藍籌指標股的回落,封基前兩周凈值增幅連續下降,這是導致封基整體乏力的主要原因。

  此外,近期封閉式基金表現不佳其實也很正常,市場沒有太多的驅動因素,中期分紅很少,遠遠低于市場預期。再加上市場近期上漲過快,風險加大,投資者普遍較為謹慎。這樣,封基整體折價率的擴大也在情理之中。

  劉佳章同時指出,封基折價率擴大也帶來了介入良機,其中尤以即將到期轉型的“短期基金”值得重點關注。他認為,自從滬指站上5000點以來持續高位震蕩,市場觀望氣氛日漸濃厚,而“短期基金”具有明確的轉型預期,所以抗風險能力相對比較突出,建議關注即將到期的基金裕華、基金泰和等。(李銳)

來源: 新聞晨報

圖片新聞:
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封頂 可容納約4萬人 創四世界之最
2008—2009年國際航線分配方案公布 新開通27條歐美航線
更多 >>

觀察與思考
中國能源發展戰略規劃/ 07年中國改革重點行業
· 聚焦十七大前中國人事任免
· 中國反壟斷法出臺 向壟斷說“不”
更多>>
中國發展報告
中國改革評估報告 / 中國數字報告
· 中國農村計劃生育網絡
· 中國城市發展報告(2006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