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民
七成煙民無戒煙打算
據調查資料,在我國有龐大的煙民群體中,70%的煙民沒有戒煙打算,只有3.5%的煙民戒煙成功。
專家們認為,這跟我國戒煙宣傳方式有直接關系。有調查顯示:每天吸一包煙的吸煙者,一年有7000多次接觸到煙盒上的健康警示與忠告。而根據澳大利亞等控煙成功國家的經驗,如果將吸煙造成的疾病圖片特別是嚇人圖片,與輔助性戒煙信息結合在一起,對勸誡吸煙者和阻斷新吸煙者的效果,則明顯得多。
《公約》第11條規定,煙草制品的包裝和標簽必須印上警示語,宜占據50%以上的面積,不應少于30%,最好有警示圖片。而這一規定應于2009年1月9日履行。“2008年10月起,盡管我國的煙盒包裝在健康警示上做了改變,‘吸煙有害健康’從側面轉到了煙盒的正面,但這些健康警示與《公約》第11條實施準則相比,差距較大。”業內人士說。
手段
稅收和價格措施收效甚微
在控煙這條路上,其他國家煙草銷售和需求量在下降,而我國反而在上升。李新華透露,簽署《公約》以來,我國的煙草稅負逐年增加,然而我國煙草生產量和消費量并沒有因此減少,反而增加了20%多。
李新華介紹,簽約的時候我國的煙草生產量和銷售量占全球三分之一,2008年的時候,超過全球的40%,據說目前已經占到全球的48%。另一個數據是,2009年,來自煙草的稅收高達5000億元。
為什么稅收和價格措施會在我國失效?
李新華分析,在我國,雖然高檔煙和極品煙平均稅率被提高了,但高檔煙的公款消費是一個公開的秘密,甚至某些基層政府通過“紅頭文件”,實行攤派消費,加上我國送禮習俗,所以,價格和稅收措施很難對高檔煙的銷售產生影響。
而真正可能受到價格和稅收措施影響的低檔煙,10年來的價格卻沒有太大變化。消費者在收入增加的同時,相對經濟負擔在不斷下降。據了解,目前我國銷量較大的卷煙的價格均低于5元/盒,稅率水平很低,存在巨大的加稅空間。
立法
全國性立法困難重重
立法是禁止在公共場所吸煙的關鍵措施,也是履約的必然途徑,然而,在本屆控煙研修班上,官方和學者都表示,我國實現全國性立法很難。
首先是煙草工業帶來的經濟效益問題,比如云南是煙草大省,如何在實現控煙的情況下不影響社會經濟的發展;另外,一個如此大的國家,如何實現情況不同的地區能夠通過一部法規來控煙,也值得探討。
據介紹,國外一些具有全國性控煙立法的國家,人口和領土數字都不大,對于我國人口眾多而且地區之間差異巨大這樣一種特殊情況,在立法上從下往上不失為一個好的辦法,也就是說,先通過推動各地的立法來實現控煙,然后再推動國家層面的立法。
我國從2009年以來,杭州、銀川、上海、廣州已經實現了地方立法。但只是4~8類場所禁煙,不是所有場所禁煙,甚至有的地方仍然設吸煙區。
李新華告訴記者,目前我國地方立法存在兩種棒殺控煙政策和法律的理由,一是認為與其有法做不到,不如不立法,有損法律權威;二是工作場所不納入法律,由單位自由執行。(據法制晚報)
□背景資料
全球控煙公約
《煙草控制框架公約》是由世界衛生組織主持制定的第一部全球性公約,于2003年5月21日在第五十六屆世衛大會上通過,并于2005年2月27日生效。中國政府積極參與了《公約》的締結過程,于2003年11月10日簽署了公約,是第77個簽約國。我國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十七次會議于2005年8月27日批準了該公約,10月11日正式向聯合國交存了批準書,90天后該公約在我國生效。
死于吸煙
我國每年百萬人
據世衛組織統計,全球目前有煙民約13億人,每年約有500萬人死于和煙草有關的疾病。煙草已成為繼高血壓之后的第二號殺手。我國吸煙者約有3.5億,每年死于吸煙相關疾病者近100萬人,約占全部死亡人數的12%,超過因艾滋病、肺結核、交通事故以及自殺死亡人數的總和。2002年,我國15歲以上人群吸煙率為35.8%,按照這個吸煙率,僅參照人口增長,到2030年,我國吸煙人群將增至4.3億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