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和WWF(世界自然基金會)共同發布了中國生態足跡報告。
6月10日,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和WWF(世界自然基金會)共同發布了中國生態足跡報告。報告指出,自從二十世紀60年代以來,中國的人均生態足跡持續增長了約兩倍。作為一個國家,中國消耗了全球生物承載力的15%,盡管生物承載力不斷增加,中國的需求仍是其自身生態系統可持續供應能力的2倍多。
這份報告是受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和WWF(中國)的聯合委托,由全球生態足跡網絡和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合作完成的。報告分析了中國從20世紀70年代早期總體開始出現的生態赤字,指出中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創新路徑,以實現其長期對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
報告分析指出,中國的人均生態足跡是1.6全球公頃,也就是說,平均每人需要1.6公頃具有生態生產力的土地,來滿足其生活方式的需要。中國的人均生態足跡在147個國家中列第69位,這個數字低于2.2全球公頃的全球平均生態足跡,但仍然反映出中國面臨的重要挑戰。它意味著中國已經消耗的資源,超過了其自身生態系統所能提供資源的兩倍以上。
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秘書長祝光耀表示:“未來的二十年將是中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時期,而實現可持續發展,確保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其重要指標就是對自然資源利用的效率及其對資源可再生能力提高的平衡。我們希望這個研究報告能發揮其應有的參考作用。”
報告的結論顯示,中國如果希望減少生態赤字,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即從簡單的事情做起和優先解決見效慢的問題。從簡單的事情做起,能夠產生快速的、短期的收益,推動社會向著降低生態足跡的方向發展。而徹底減少中國的生態赤字,需要考慮到現在所做出的很可能會有長期影響的決定。報告還提出了減輕生態足跡的“CIRCLE”方式:壓縮城市發展(C)、個人行為(I)、減少潛在廢水流量(R)、碳減排戰略(C)、土地管理(L)和提高能效(E)。
報告的作者、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首席研究員謝高地指出:“報告中描述了中國在經濟和社會發展過程中,利用自然資源的狀況。這也是第一次綜合分析了眾多的資料信息,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提出了管理中國生態足跡和生物承載力的戰略。”
報告也指出了與世界其他地區相比,亞太區的人均生態足跡相對較低,然而,龐大的人口數量使得本地區的總生態足跡在世界居于首位。
“這份報告邁出了重要的第一步。” WWF(中國)項目戰略總監李琳表示:“在這份報告的指導下,WWF將與國合會、全球生態足跡網絡等重要合作伙伴一起,致力于探索中國改革創新和持續發展的道路。”(陳山)
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秘書長祝光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