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APP、巴斯夫、米其林等大公司榜上有名
4000多家企業因曾經或者正在損害空氣質量的事實,被“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這家民間組織收集在他們剛剛完成的“中國空氣污染地圖”上,其中既有中石化、海螺等大公司在各地的分支機構,也有APP、巴斯夫、米其林等知名跨國公司在我國的分公司。
一年前,這個民間環保組織曾發布了“中國水污染地圖”網站,上千家污染水環境的企業榜上有名,這個被媒體稱為載有“追擊污染網絡圖”的網站,“糾纏”了一大批知名企業。一些不斷標榜自己“責任”的知名企業,卻在這里被自己的污染行為涂黑。
全部來自公開信息
同去年那份“水污染地圖”一樣,公眾只要點擊“中國空氣污染地圖”網站就可以查詢到自己所在城市近幾年的空氣質量狀況。
“地圖”的制作者、“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的負責人馬軍說,“中國空氣污染地圖”是一個公益數據庫,在第一期,老百姓點擊數字地圖就可以檢索全國15個南方省級行政區和超過150個地市級行政區的空氣質量信息、污染排放信息和污染源信息,包括超標排放企業和火電廠信息。
馬軍說,以后還要逐步添加北方地區的環境質量信息。屆時,老百姓只要一點排行榜就能知道自己所在城市的空氣質量究竟在全國排第幾。
除了空氣質量排名,“中國空氣污染地圖”網站將會重點關注超標排放企業,數據庫列出了4000多家污染企業,其中不乏大企業,也包括一些跨國公司。
比如,海南金海漿紙業有限公司的投資方是APP集團,“上榜”的理由是,排放臭氣次數及持續時間有上升趨勢,造成一定社會影響。2006年3月17日及23日,環保部門曾對該公司的漿紙廠進行了兩次專項檢查并對其作出了5萬元罰款的處罰。上海巴斯夫聚氨酯有限公司被提及的理由是,2007年6月18日18時35分,上海巴斯夫聚氨酯有限公司的TDI裝置的氯化苯回收塔發生泄漏。
“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的蘇南告訴記者,一年前開始運轉的“中國水污染地圖”網站中,最被公眾關注的也是企業的違法信息。
馬軍介紹說,這些污染企業的信息一方面來自環保系統或各級政府部門公布的污染企業情況,另一方面來自媒體對政府信息的報道。不管是水污染地圖還是空氣污染地圖,他們都會根據環保部門陸續發布的信息更新他們的數據庫。所有這些信息都來自官方,但都分散在各個渠道,民間環保組織描繪這樣兩張地圖其實就是為了方便公眾能快速找到與水污染和空氣污染相關的信息。
水污染地圖曾引來說情風
去年,水污染地圖一公布,說情的人就找上了門。基層環保局的一位負責人找上門來說,我們當地那家企業的信息你們從網上抹了吧,畢竟人家是我們的利稅大戶,養了6000多職工,再說現在已經整改。
馬軍的答復是,我們這個網站就是負責記錄的,只要這家企業曾經因為環境違法行為被環保局處罰過,我們就不會抹去。如果企業真的有所改進,環保部門可以再公布整改的消息,網站也會采納,但如何看待這些信息是公眾的選擇。
馬軍駁回了這個地方環保部門的請求,但這家企業后來的做法讓他很感欣慰,這家企業最后找了第三方機構對其污染治理的情況進行審核,證明其確實有所動作。
水污染地圖發布一年多后,目前收集的企業環境違法信息已經有1萬多條,但找上門來說明情況,表示要整改或已經整改的只有幾十家企業,最讓馬軍感到遺憾的是,所有反饋的企業都是跨國公司,而國內企業似乎反應不積極。
關注這份污染地圖的還有這些跨國公司所在國的駐華使館。馬軍說,英國、丹麥等國的駐華使館都對此事表示關注,也在督促這些企業整改。
消息也傳到了國外。一家規模不算大的跨國企業也找到馬軍說他們已經整改,希望馬軍他們能給個說法。公司在本土貸款的那家銀行看到污染地圖后突然宣布中止貸款合作,要想恢復除非能被相關部門證明污染問題已經消除。
說起福安紡織可能很多人都比較陌生,但它的下游買家都是響當當的國際大廠家,比如耐克、GAP等。水污染地圖發布后,《華爾街日報》的記者曾做了一個調查,向這些大廠家發問:你們是否知道你們的上游供貨商曾經暗設管道每天偷排數千噸廢水?只有耐克表示,他們曾要求福安紡織提供排放水樣的檢測報告,其他并不知情。
馬軍說,他和他的同事做這個網站更重要的是讓公眾抵制使用那些污染嚴重的企業的產品。另外,作為負責任的企業,也應該拒絕讓污染大戶成為自己的合作伙伴。
不少違法企業的信息還被塵封
除了找上門來說情的,還有來舉報的。幾位湖北污染受害者找到馬軍,希望他能幫著想想辦法解決當地一家企業肆意排污的問題。
一開始馬軍有點犯難,水污染地圖網上列舉的企業違法信息都來自各級環保部門或地方政府已經公布的信息,要想公開這家企業的違法信息,首要前提就是這家企業曾因環境問題被政府部門點名批評過。
馬軍和他的助手花了大量的時間在網上搜尋,希望能找到官方對這家企業的態度。后來發現了一位市長曾在會議上要求這家企業必須限期治理污染的新聞報道。市長的講話成為這家企業列入污染地圖“黑名單”的依據。這條信息也被媒體注意到,曝光后引起政府的重視,再次給這家企業施壓。
“公開的環境信息還太少,尤其是企業的違法信息。”馬軍說,政府環境信息公開的步伐已經邁開了,比如,政府每年都公布各地的環境質量信息,還有凡是被環保部門掛牌督辦的企業信息都能在政府網站查詢到,但畢竟被掛牌督辦的企業大多有非常嚴重的問題,絕大多數企業的環境違法信息還封閉在環保部門的柜子里。
不少基層環保部門的網站雖然設了“曝光臺”欄目,可是一打開要么是空的,要么僅僅說了一些企業的違法事實,但企業的名字往往被“××”代替。馬軍說,他記得廣東曾經公布了一條消息說要整治1000多個環境違法企業,但居然沒提及其中任何一家企業的名字。
在發布“中國水污染地圖”的時候,馬軍還對各地環保信息的公布指數進行了排名,有不少城市都得了零分,也就是說有相當一部分城市從來沒有公布過任何有效的環境信息。
一個讓民間環保組織感到有希望的事實是,將要在明年5月1日實施的《環境信息公開辦法》已經規定,環保部門必須向社會公布當地污染超標的企業名單,發生重大、特大環境污染事故或者事件的企業名單,以及拒不執行環境行政處罰決定的企業名單,而且不得以“商業秘密”為借口拒絕公布。(本報記者 劉世昕 本報北京12月12日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