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无码日韩,无码不卡免费v片在线观看,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9797

首 頁 要聞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專家專欄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采購商
發展要聞  -保險QDII緊盯主板績優藍籌 明年內地QDII規模將達900億美元 -中國提高農村小額信貸額度 發達地區可達30萬元 農村金融再發力 -中國民企五百強揭曉 向重化工業和新興產業轉型 難入壟斷行業 -長沙遭遇特大干旱 16萬多人飲水困難 廣東旱情蔓延至11個地區 -知名大型國企卷入深圳地下錢莊案 上海地下錢莊案宣判 案值53億 -國稅總局詳解利息稅調整后計算方法 調減利息稅對財政影響有限 -中國制造業PMI回落至5個月最低 原材料與能源類企業處臨界點 -政府力促節能減排 強制采購產品清單將出爐 五大行業受益 通知 -勞動部:務必于8月底前完成新增養老金發放 -中國中職教育將轉向免費 助貧困生完成學業 公辦高中禁辦復讀班
中石化首度進藏勘探石油和天然氣 勘探基地已揭幕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8 月 07 日 
字號:    打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記者昨日從國資委獲悉,按產量計算為中國第二大石油生產商的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石化)已首次進入可能擁有巨大能源儲備的西藏地區勘探石油和天然氣。日前,該公司在藏青地區的第一個油氣勘探基地———勘探南方分公司那曲基地正式揭幕。

據介紹,青藏地區油氣潛力一直備受石油地質界重視。中石化也對青藏地區的油氣勘探工作高度重視,進行了一系列的科學部署。2006年6月和2007年7月,中石化曾先后兩次組織考察團,對青藏地區的油氣地質條件進行考察。同時根據青藏工區的實際需要,組織研究力量,形成了產、學、研一體化的勘探研究體系。

為了更好地服務中石化在當地的油氣勘探隊,該公司還在藏青地區設立了第一個油氣勘探基地———勘探南方分公司那曲基地。該基地日前已揭幕。

記者了解到,那曲基地坐落在那曲市南區,緊臨青藏公路,目前主要為野外地質調查提供后勤保障、物資供應和隊伍休整服務。據勘探南方分公司青藏項目部介紹,中石化高級副總裁王志剛、高級顧問牟書令都曾多次過問基地建設情況,希望將這個基地建設成為中石化在青藏油氣勘探的“前線指揮部”。

另據中石化總部的安排,中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還成立了青藏項目管理部,分3組在青藏地區的措勤、比如、昌都等3個盆地進行野外地質調查工作。

對此,中石化一位管理人士昨天向媒體證實,公司此次派遣的一支由約20人組成的隊伍日前已開赴西藏,對上述區塊進行地質勘查,以評估儲備情況。整個評估過程可能需要兩年時間。

該人士還透露,公司將在進行勘查后決定是否開鉆試驗井。他表示,由于西藏海拔高、氣候惡劣,在該地區進行勘探面臨巨大挑戰且成本高昂。

“中石化擁有西藏約20個區塊的勘探權,并且正在申請開采許可證,不過到目前為止還未獲得政府批準?!鄙鲜龉芾砣耸空f。

此前,中國最大的石油生產商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已于1995年進入西藏。其主要在羌塘盆地進行勘探,據估計該盆地石油儲量至多可達100億噸(合733億桶)。但該公司到目前為止還未宣布發現任何可以進行商業化開采的油田。

值得注意的是,中石化集團今年3月份曾宣布,已啟動部分石油局(分公司)整合重組和中石化勘探分公司的組建工作,按照“油公司”、石油工程公司以及油田基地系統“分開運作、分開核算、分開考核”的原則進行整合重組,勘探分公司下設南方、西北、北方三個地區性勘探分公司和海相工作部,資產、業務、人員等重新整合。業內人士認為,中石化此番首次進入西藏地區勘探石油和天然氣將成為其上游業務大重組成功與否的“試金石”。

來源: 上海證券報
1   2   下一頁  



相關文章:
中石化"川氣南送"另修管線獲批 珠三角直接受益
穗不少民營加油站部分油品斷貨 中石化停止對外批發
中石化川氣東送管道鋪設 2010年入上海
中石化上半年生產原油近1.44億桶 同比增2.12%
中石化領銜30家中國企業上榜《財富》500強
國內油價壓力增大 中石油中石化均否認申請漲價
中石油中石化向發改委提交成品油漲價申請
中石油和中石化建設1000萬立方米原油儲備庫
圖片新聞:
西部原油管道投產 "西油東送"通道貫通 輸油能力達3000萬噸
上海世博會千米通道09年竣工 將成未來上海城市交通主軸
更多 >>

觀察與思考
中國能源發展戰略規劃/ 07年中國改革重點行業
· 中國經濟博弈高油價
· 投資技巧指南 答疑解惑直通車
更多>>
中國發展報告
中國改革評估報告 / 中國數字報告
· 中國城市發展報告(2006年)
· 中國企業家看社會責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