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工商聯8月6日在京公布了“2006年度上規模民營企業調研結果”,這是全國工商聯自1998年度以來開展的第九次調研。
包括客車、越野車和豪華房車在內,約五分之一的汽車將成污染費的征收對象……
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國務院關于“非公經濟36條”的頒布,一批規模較大、競爭力較強、在行業中有影響的民營企業成長起來,也得到社會更加廣泛的關注。這項調研通過對大中型民營企業的經營狀況、行業特征、企業管理等情況的連續性調查,為分析民營經濟發展趨勢,研究民營企業發展規律,了解民營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提供了數據基礎。
“黑色金屬”63家入圍
從行業分布看,2006年度民營企業500家主要集中在市場競爭比較充分、具有比較優勢和勞動密集型產業中。黑色、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有63家企業入圍,占12.6%,數量位居第一;其次是建筑業58家。在2004、2005年度連續兩年曾位居行業第一的紡織化學纖維制造業則只有50家,位居第三;其后是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45家、批發零售業42家、綜合36家。由此可見,第二產業仍然是民營企業500家最為集中的產業。
從行業收入的增長情況看,2006年民營企業500家中營業收入增速最快的也是黑色、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它以62.35%的增長率位居所有行業之首;其次是電氣機械及器材線纜制造業增長51.23%;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39.84%。調研結果稱,民營企業在重化工業中的巨大潛力正在逐步釋放。
江浙企業仍為上榜大戶
從區域分布上看,浙江省、江蘇省仍是入圍企業大戶,其企業數量分別為1087家和746家,而中西部省份的比重仍然偏低。
2006年度上榜前500家民營企業地域差異仍比較明顯,東部地區企業數量占總數的82.6%,中部地區占12.0%,西部地區僅占5.4%。其中浙江省、江蘇省分別有203家、112家企業入圍,占全部500家企業的63%,顯示出兩省的民營經濟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
2006年度民營企業500家的入圍門檻也大幅度提高,營業收入指標由2005年度的13.36億元提高至18.3億元,升幅為36.98%。營業收入總額排名前十位的民營企業分別是:聯想控股有限公司(1389.47億元)、蘇寧電器集團(609.52億元)、江蘇沙鋼集團有限公司(587.72億元)、上海復星高科技(集團)有限公司(385.32億元)、廣廈控股創業投資有限公司(316.58億元)、東方集團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97.55億元)、江蘇雨潤食品產業集團有限公司(276.06億元)、天津榮程聯合鋼鐵集團有限公司(245.26億元)、物美控股集團有限公司(231.19億元)、寧波金田銅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20.05億元)。
資產規模穩步提高
從資產規模看,2006年度民營企業500家資產規模穩步提高,戶均37.10億元。其中,資產總額排在前10位的企業有:聯想控股有限公司、江蘇沙鋼集團有限公司、海航集團有限公司、東方集團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復星高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廣廈控股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新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雅戈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橫店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四川宏達集團。
民營企業500家中上市公司或控股上市公司的有156家,其中國內上市124家,海外上市32家。在企業未來發展上,326家企業有明確投資方向,采礦、冶金、石化、能源、電信、金融、信息和公用事業等重化工業和新興產業都是他們要進一步發展的領域,這也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大型民營企業為培育新增長點所進行的戰略轉型。企業投資資金來源以自有資金和銀行借貸為主,利用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的比重還相對較低。
社會貢獻日漸巨大
從社會貢獻看,民營企業500家在納稅、提供就業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貢獻。2006年度戶均稅收1.87億元,納稅額超過5億元的企業有36家,超過1億元的有268家,其中上海復星高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45.8億元的納稅額繼續保持榜首地位。江蘇沙鋼集團有限公司、蘇寧電器集團、聯想控股有限公司等繳稅額分別位居2至4位。民營企業500家的戶均員工人數為7040人,有18家企業的員工人數在3萬人以上,有96家企業的員工人數在1萬人以上。排在第一名的是蘇寧電器集團,員工人數為80566人。
民企發展呈現新特點
調研結果還顯示近年來民營企業發展的一些新特點。隨著國家投資領域的放開和產業結構的調整,民營企業500家通過投資、收購兼并和國有企業改制等形式進入到一些國有資本占優勢的行業中,資金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的民營企業增多,鋼鐵、煤炭、化工、汽車、房地產、信息產業和新興服務業等領域中的民營企業數量逐年增加。盡管如此,在石油、電力、電信、金融和公用事業等壟斷行業,民營企業的數量還很少,且規模較小。
全國工商聯經濟部部長歐陽曉明稱,企業在投資過程中遇到的主要障礙是土地使用、融資和項目審批時間長。
海外投資也是民營企業拓展的一個方向,民營企業對外投資還處于起步階段,規模也比較小,多采用設銷售公司、建生產廠、設研發中心和工程承包等形式。企業海外經營面臨的最主要困難是缺少海外經營人才、缺乏商務信息和市場分析、審批程序及管理的便利化程度不夠、本國企業之間缺乏協調。
調查還顯示,民營企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遇到一些困難和制約,如原材料漲價、人力資源缺乏、融資困難、稅費負擔重等主要問題。(記者 趙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