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態:不妨先“就業”再“擇業”
“前幾天,我到石家莊參加了國家公務員考試,我報考的是海事部門的一個職位,聽說符合報名標準的就有600多人。我沒抱多少希望,主要是經歷一下。因為,我今年鐵了心要就業的。”廊坊師范學院教育學專業周麗娟告訴記者,今年他們班有30%的人選擇了考研,其余的都在四處找工作,相比較而言他們班比上屆學生找工作的人要多。
小周說,雖然離畢業還有一段時間,但是她已經早早開始了求職之路。“12月1日那天在河北師大舉行的招聘會,我們幾個姐妹也去了,都是拿著一摞簡歷去的,等回來的時候手里還是一摞簡歷。”這種令人沮喪的心情,小周已經多次體嘗。“其實,我們的準備還是挺充分的,平時都在做準備,簡歷、試講教案都做好了,平時也關注求職方面的信息。但沒辦法,我們學的是教育學,就業面本來就有些窄。”進過幾輪的求職面試,小周發現,她感興趣的公立學校基本上已經飽和了,連代課都不行。如今,她已經把目標放到了私立學校,而薪金要求也基本在1000元上下。“實在不行就回我們老家的鄉鎮中學代課,一個月580元。‘先就業再擇業’嘛,一個人不可能在一個單位干一輩子,哪怕先放棄自己當老師的理想,從文秘干起也行”。小周說,她想盡快自食其力。
相比小周,河北師范大學經貿俄語專業的小梁算是比較幸運的。“我們這是冷門專業,熱門就業。這些年,咱們國家和俄羅斯的經貿合作越來越緊密,也需要越來越多的懂俄語的人才。俄語是小語種,懂得人不多。所以我們的工作相對好找,趁著這樣的大環境,我想盡快就業,”河北師范大學經貿俄語專業的小梁說,為了順利找到工作,在大學期間,她把該拿的證都拿了,計算機等級證、普通話證、英語四六級證書,還有導游證,她全都拿了下來。她覺得這些證,比考研實惠多了,既不用多花三年的時間,也比考研少花許多錢,還給就業增加許多研究生頭銜也不能帶來的競爭力。“雖然,我還沒一個很具體的工作目標,但是我還是比較有信心的。”小梁說。
“我的學生中有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她一邊報考研究生一邊找工作,她研究生也考上了,也被河北中化錄取了,權衡之后,她選擇了就業。”河北經貿大學的郭宏說,“大學生出現這種就業意愿的理性回歸,是值得贊許奮的”他認為,出現這種回歸,應該說是綜合性因素造成的,考研的難度大是一方面,還有就是考研出來就業也不一定好。另外重要的原因是,如今研究生實行了收費制,而且大部分要上三年的時間,“越來越多的學生認為,這三年的時間和金錢的付出,不如找工作后再深造來得實惠”。
算賬:考研成本vs就業
“考研書籍花費總共500元,報輔導班700元,生活費4000元,房租2400元(住的地下室),來回車費1000元,合計8600元。”這是今年考研的小陳給自己考研進行的一筆預算。
“考研花費大,錢嘩嘩地流。”小陳說,自打他準備考研以來,花費的最大一塊是報輔導班,光是這方面我就花費六七百元。“我上的還是視頻班,面授班更貴。一般英語、政治培訓的全程班,每門差不多要兩千五。北京的一些培訓機構,一個星期的學費都要七八百元。”
另外,小陳說,“各種各樣的復習資料都要準備,有點草木皆兵了,看見別人有什么好資料,不管自己看不看也要買來。專業方面的書,我買了十幾本,花了四五百元。買英語、政治方面的書,花了有兩三百元。網上下載的資料打印費六七百。報考的院校出的學術前沿的雜志也不能不買。”為了能保證安靜學習,租房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到校外租房,半年租金怎么也要一兩千。”還有日常的花銷,“學習累了,自習完去吃點夜宵,買點營養品,也得花費,時間累計久了,都是驚人的開支。”小陳說,看著父母日益蒼老的臉龐,他真不忍心為了考研再伸手向父母要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