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輩人,全部是奴隸,下苦供著娃娃”
“供孫子上大學,將來看我們能不能也享點福”,張桂芳有著農民式的智慧,“兒子這輩家里窮,供不起,到現在還抱怨。”
2009年11月24日晚。清冷月亮孤懸夜空,67歲的張桂芳老人佝僂著腰,摸黑走回縣城的出租屋,卸去肩上三五斤重的尼龍袋,嘴里直哈白氣。堆在墻角的袋子里塞滿了撿來的廢紙、塑料瓶——這是老人每天徒步環繞縣城一圈,翻遍全城垃圾箱的“成果”。情況好的時候,這些撿來的廢品,每月可以換回300多元的收入。
張桂芳老人“點”(當地方言,意為租——記者注)的房子離會寧二中僅幾百米。這片名叫西河灘的偏僻區域,近年租房生意火爆,幾乎每家每戶的院子里,都住滿了學生和家長。即使房東們不斷修葺新的房屋,依然供不應求。盡管租金低廉,但對于很多陪讀家庭來說,這仍然是最重要的一項開支。
像張桂芳老人這樣,來自鄉村的陪讀家長,大多聚居在學校周邊。不大的會寧縣城,業已形成幾個規模不小的陪讀村。
張桂芳需向房東支付每學期320元的租金,這項花銷,自從大孫女三年前考入會寧縣二中便開始了。這一年,這個農村家庭放棄了鄉下18畝的土地,整體搬入縣城。
農民離開了土地,生活成本立即上升。兒媳說,“跑得慢些,連吃的面都沒錢買了。”
她的丈夫張玉昌,靠開三輪淘沙謀生,而她自己,每天要奔波于建筑工地和家之間,一邊給孩子做飯,一邊打小工賺錢。
在僅有小學文化程度的張玉昌看來,這很像是一場有風險的賭博。如果輸了,3年的心血將全部付諸東流。他只能重返土地,領著孩子回老家放羊。
幸好,他“賭”贏了。今年高考,他的女兒順利考入甘肅省中醫學院。
“我們會寧四五十歲的這輩人,全部是奴隸,下苦(當地方言,意指辛苦地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記者注)供著娃娃呢。”張玉昌自嘲說。這位飽嘗沒有文化之苦的農民堅信,“只有讓娃娃考上大學,才能改變一輩子的命運。”
王富葙是土生土長的會寧人。據他觀察,會寧的陪讀現象始于上個世紀90年代,在2004年前后,漸成氣候。
“他們生活在底層,卻升騰著一種希望。”這位曾經的民辦教師認為,會寧人渴望教育的心情,就像“渴望老天下雨一樣”迫切。
32歲的農民張建國,已經等不到孩子升入中學,就迫切地把分別只有4歲和5歲的兒子、女兒,從農村帶進了縣城的幼兒園。他的老家,在韓集鄉袁嘴村西灣社,那里沒有縣城才有的“漂亮的幼兒園”。張建國已經鐵了心:“無論如何要守在縣城,供孩子上學,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這分信心來源于堂兄弟們的選擇。明年,這個家族將有5個孩子角逐高考。無一例外,這5個高三孩子的家長均已在縣城陪讀多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