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近年來,文憑造假事件屢屢發生,不僅在中國早已形成氣候,而且還有不斷向國外發展的趨勢。比如去年11月間,曾有50名中國學生因為涉嫌造假,被英國紐卡斯爾大學開除;今年4月,又有數百名中國學生在法國涉嫌買賣文憑受到警方調查,極大地損害了中國學生的群體形象。這種現象,固然與涉案人員的品質有關,但是從整個社會的導向來看,也有值得反思之處。
改革開放伊始,我們剛剛提出“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等主張,就聽說西方發達國家已經進入“學歷社會”。記得當時有一位著名科學家說過:到本世紀末,縣處級干部要有本科學歷,廳局級干部要有碩士學歷,省部級干部要有博士學歷。再加上“知識改變命運”的口號響徹云霄,致使大家都認為只有上大學才是唯一出路。于是每年高考來臨,都會出現“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景象。
然而曾幾何時,不要說本科生了,就連碩士和博士也成了“待業青年”。與此同時,許多企業又哀嘆找不到合適的人才。這說明,一方面是學歷過剩,一方面是能力太差,此乃中國教育和中國社會面臨的一個大問題。
這讓我想起五四先賢對類似問題的思考與實踐。
傅斯年在出國前是學文科的,但是進了倫敦大學以后,他卻對自然科學產生濃厚興趣。為此,他除了主修實驗心理學之外,還選修物理學、化學、數學等課程。他在寫給胡適的信中表示,當年在北大耽誤了不少時間,現在應該補上。對于傅斯年的這種不大符合常規的做法,老同學羅家倫分析得很透徹。他說:這看上去像是一件好奇怪的事,但實際上他是想從自然科學中得到有效的方法和訓練。
1923年,傅斯年轉入柏林大學,選修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新興的比較語言學。在那里,他遇上陳寅恪、趙元任、徐志摩、俞大維、金岳霖、何思源、毛子水等人,與他們相互砥礪,切磋學問。趙元任的夫人楊步偉回憶說:“那時在德國的學生們大多數玩得亂得不得了,他們說只有孟真(傅斯年)和(陳)寅恪兩個是‘寧國府門前的一對石獅子’”。意思是說,他們對學問頗有定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