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發下鄉之路能走多遠?
大學生村官:前途光明
村委會主任:謹慎樂觀
陳國烽下魚塘的時間比村民還多。
“我們的未來一定是光明的!”湛江三合村的大學生村官言及前途,興奮而熱切。盡管履新不久,他們卻已經憧憬,“等這里一切上軌道后,我們就要去下一個村子……讓整個中國農村發展有個參考模式”。
相比大學生們的樂觀,三合村村委會主任陳興旺顯得更加謹慎。他介紹,大學生下鄉以來,對村子的影響明顯。三合村是個“空巢化”嚴重的村子,“老人帶孩子衍生了許多教育問題,這群年輕人下來后,很好地改善了這種情況”。此外,大學生也為村里的發展提供了新思路,帶來了很多高校教授的有益意見……
但陳興旺覺得,村子發展最大的瓶頸是缺乏資金,大學生不可能在短期內解決這個問題。三合村收入主要依靠魚塘承包和在外地打工的年輕人捐贈,“十分不穩定”。目前,全村年收入僅4萬余元,“大學生的計劃再好,沒有資金支持也不可能落實”。他反復跟記者說,多宣傳一下三合村,希望“政府能撥資金援助這里的新農村建設”。
“烏托邦”里揮灑熱血青春
沒有福利、沒有收入、沒有任期,但是,“民間版”大學生村官們義無反顧……
三合村,湛江廉江市一個千余人的偏僻村莊。4月1日,四名大學生村官來此履新。
他們來自廣州的多所高校,不同于去年3月后各地政府大規模招聘的大學生村官,他們是自發下鄉的“民間版”村官:沒有任何福利津貼或社保,不支薪,沒有聘任合同,只有一紙村委發放的村民證,上面寫了職務。
他們大多家境普通,目前沒工作、沒收入,有的還債臺高筑……他們面臨的困境,與高漲的下鄉熱忱一樣,真實而又令人困惑。
是什么讓這些大學生義無反顧地奔赴窮困的農村?他們靠什么生活,給鄉村帶去了什么,又將走向何方?
四名大學生村官走馬上任
三合村的傍晚,正是兒童放學的時候。
“left(左),left,right(右),right,go(前進),go!”一群活潑的孩子,列隊,唱歌,嬉戲在綠樹環繞的村口。
84歲的楊宗漢老人瞇眼瞅著玩耍的孩子,笑了。自從村里的青壯年傾巢外出打工,很久沒見到孩子們這么熱鬧了。
教孩子們唱洋文歌的,是城里來的大學生。
4月1日,4名廣州大學生正式來到三合村上任村官:廣州某私立學院的馬錦添和林金旭、華南農業大學的陳國烽任“副村長”,華南師范大學的駱嫦琳做村里的“婦女主任”。
“他們兩年前就來過了?!睏钭跐h老人說。2007年春節前,幾十名大學生突然從遙遠的廣州來到三合村“過年”。好奇的村民們覺得,這些拿著攝像機、照相機的年輕人只是一群來去匆匆的都市游客。沒想到,他們居然要求“留下來”,“和村民一起謀發展”。
此后的日子,這些學生常去三合村作各種考察?!按謇锏暮⒆樱踔袥]畢業就想方設法往城里跑,這城里的大學生倒是自己找進村來了。”至今不少村民也沒鬧懂,這群有文化的年輕人“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
“這兩年沒給村里帶來什么實際收益?!贝髮W生馬錦添說,這個來自廣州番禺的干練小伙,現在是三合村“副村長”。上任那天,大學生村官們帶來了1500元,這是他們下鄉的全部經費。
但,村民們還是覺得,這些送上門來的大學生,正給三合村帶來前所未有的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