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個人認為,如此獎勵小文這樣表現并不突出的學生,似乎有些過重。”據朱高琴介紹,起初縣教育局對于小文入選也很意外,因為在各校選送抗震事跡時,縣里見過小文的材料,因大家一致認為表現平平,所以并沒有上報到州教育局。
后來,縣里和州里的調查焦點也集中在小文不是威州中學的學生,沒人上報為何獲得報送資格?以及小文抗震救災事跡比較平常,為何獲得抗震優秀學生的稱號,這兩方面。
在朱的印象里,有針對性的調查結論很快形成。調查組首先確認了遞交小文先進材料的學校為威州中學是筆誤,正確的遞交單位是威州民族師范學校附屬小學。
其次,對于“小文在救災中雖然表現并不突出”的質疑,調查組認為,小文雖然抗震救災的事跡并不轟轟烈烈,但也做過給他人分食牛奶、在縣城為軍車引路等事跡。綜上所述,調查組仍保留小文抗震優秀學生的稱號。
對于小文的當選經過,阿壩州教育局調查組成員黃躍國回憶稱,地震發生后,威師附小將小文的材料一式兩份一份發給汶川縣教育局,另一份發到阿壩州教育局電子郵箱。發給州教育局主要是因為威師附小歸屬州直接管轄。此后,汶川縣教育局雖未將小文上報,但州教育局則將郵箱內的所有上報資料統一打包,交給省精神文明辦處理,當時小文的材料也涵蓋在內。
調查中,他發現,小文的材料基本與事實相符,不過也有部分夸張之處,比如渾身是傷,冒著飛石搶救小學生。據其了解,當時的情況應是,小文可能在余震過后的暴雨中跌倒,身上沾上了泥巴,并沒有渾身受傷,另外城區內也不會出現頂著飛石救人的狀況,這一點他已向省教委說明。
黃躍國說,一些老師反映在汶川有很多學生的事跡比小文突出,比如說威州中學申報的李灝。對此,他并不否認,不過就調查時的情況來看,小文能夠入選主要是因為,省里面評選主要看材料,李灝表現很好,但是材料僅僅是以表格的形式交上去,敘述也很簡單。而小文的材料寫得很詳細,是以故事的形式呈現,所以更引人注意也就容易選上。
學生家長稱問心無愧
“把兒子的事跡形成材料上交的想法,絕非自己的意愿”
“作為父親,我認為孩子獲得保送資格當之無愧。作為校長內舉不避親,我問心無愧。”小文的父親黎某說,對于此前上級來進行調查,他個人很不理解,因為這樣對兒子很不公平。
為了證明自己所言無誤,黎某這位在學校工作20年的校長,叫來了數名在校工作十幾年的教師作證。
黎某認為,舉報者的質疑很幼稚,因為兒子在抗震救災過程中,有過優秀表現。只不過這些表現發生在威師附小,對方沒有看見。
比如,震后第一天小文曾將自己的牛奶給了一位來學校避難的災民,對方感動得下跪。另外,孩子還參加了幫助救災人員引路、從救災車上搬運物資的志愿者隊伍,這些都是事實,既然孩子做了就應該受到表揚。
針對社會上對威師附小為何能推薦一名中學生時,黎某說,這里不存在傳統意義上的推薦,當時學校把兒子的材料上報,完全是當做新聞線索提供給州、縣兩級教育局的,并不是正規的推薦。而且,把兒子的事跡形成材料上交的想法絕非自己的意愿,當時是學校負責宣傳的吳老師形成的材料,因此有人說他利用關系幫助兒子免試上大學,這與事實不符。
“我和孩子的心態很差。”黎某說,客觀上他與兒子都是災民,而且是做了好事的災民,可目前這一切換來的只有不停的質疑和部分人對孩子的威脅。
自小文被質疑開始,落選者李灝的心情也開始變得復雜。7月4日,同學眼中開朗健談的畢業生李灝,在學校舉辦的歡送會上會時常走神。開會時,大考過后李灝會對好友說,受地震影響自己考得并不理想,感覺愧對做小生意供自己讀書的父親。
會后,李灝的班主任單獨叫來李灝問:“人家占用了你的名額,你還告不告。”彼時,李灝喃喃說道:“他也是個無辜的孩子,咋個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