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區高考期間,近500名學生在威州中學板房考試。一些被評為抗震救災優秀學生等災區畢業生,可免試上大學。本報記者 秦斌 攝
一份優秀生名單引質疑
威州中學上報高二學生王海龍、高三學生張強、李灝,州教委下發的入選名單中,前兩者當選,李灝被小文取代
“你說怪不怪?學校報了三個學生參加抗震救災優秀生評選,批下來還是三個,但其中一個學生換了人。”汶川縣威州中學高三學年組組長李軍說,這名替代者小文根本不能算是威州中學的學生,因此校方對他出現在抗震優秀生名單中,感到震驚。
威州中學當時上報的三人是高二學生王海龍、高三學生張強、李灝,州教委下發的威州中學入選名單中,前兩者當選,李灝被小文取代。而該校很多師生并不熟悉小文。
小文是誰,威州中學教師邱盛祥第一個向校方進行了解釋。“小文來我班上借讀的時間是6月5日,20天后離校,模擬考試化學最低得過20分……”邱盛祥說,小文是校領導介紹來借讀的成都學生,成績中等偏下,入班前沒有按正規手序登記。其次、被選上抗震優秀學生后,面對大家的質疑,這名靦腆的學生曾私下對自己說,父親把自己搞成抗震優秀學生“有點過”。
為此,她曾問小文:“你認為自己有資格成為抗震優秀中學生嗎?”小文一再表示不方便說具體情況,只是說他們(黎父)確實有點過分。上報材料的事,自己也是后來才知道,聽爸爸說,材料是爸爸學校里一位叔叔幫忙弄的。”
威中高三學生黎亮等人,見有記者來威中采訪就會拉著記者,講述同學李灝的委屈。“李灝用命換回來的榮譽為啥就讓人給替代了,看看這個我就感到不平。”黎亮說話時會晃動手腕上已發黑的黃絲帶。他說,這個黃絲帶是地震后李灝作為威中高三搶險隊隊長,發給大家的標志。
黎亮說,戴著絲帶和見證了絲帶產生過程的學生至今仍想不通,為啥小文能頂替震后數次沖進危樓搶物資、余震中仍爬在鐵桿上給大家搭帳篷的隊長李灝。
“把自己的口糧分給了女生,李灝舔了幾天方便面油包就干糧。”另一高三學生說,李灝的抗震救災事跡,大家有目共睹,但小文是誰,同學們都不知道,李灝落選后很多學生都感覺“胸口被戳了一個大窟窿”。
“大家都想不通,那就聯名告。”威中高三學年組組長李軍說,小文入選后,學校當即向縣教育局匯報了此事,為此有200余名師生寫了聯名信進行舉報,要求嚴查。
出人意料的調查結果
當地教育官員認為,小文的材料有部分夸張之處;但寫得很詳細,所以更引人注意也就容易選上
6月25日,舉報信上交后,李灝的班主任一見到他就講,沒得事,教育局的領導說了要嚴查。
為了安慰學生,這位教數學的老師還描述了縣教育局領導接到舉報信時的細節———“材料交上去后,那位領導手一摸頭,自語道‘可能是弄錯了,縣里也沒上報過小文的材料。’”
事實是,200余名師生聯名舉報后,汶川縣教育局、監察局、阿壩州教育局等多部門迅速展開了調查,不過調查結果卻讓舉報者感到意外。
“查來查去,全都變了,說小文落戶威中的公布結果是筆誤,正確的學校應該是威州民族師范學校附屬小學。”為李灝遞交材料的老師說:“到現在還想不通,為啥威師附小能以小學的名義推薦高中生,更何況小學的校長是小文的父親。”事實上就個人層面而言,在調查組本身部分核心成員對此次的評選也抱有不同看法。
朱高琴作為汶川縣教育局的黨組成員參與了整個事件的調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