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錢可以寵壞一個孩子?金錢是把雙刃劍,富裕的生活本身不會對孩子有害,但如果缺乏健康完善的價值觀的指導,它就會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例如缺乏人生理想、亂花錢、自私、貪婪等。幫助他們改正這些錯誤,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培養理財的能力,這是教師和家長的基本責任和義務。
學校對孩子進行了哪些理財教育?問了很多學校的很多老師,都說哪兒有時間?補習語文、數學、英語還沒有空呢!面對這樣尷尬的回答,不得不思考,作為中國的家長和老師,該如何對孩子從小進行理財教育?
前段時間,我對北京一所重點小學六年級的44個學生及家長分別進行了“中國兒童理財教育”問卷調查。參與調查的家長中,經理、教授、工程師居多,大多住在中關村、大學附近,屬于高收入群體,但他們對孩子的理財教育基本上是一片空白。
在收回的44份家長問卷中,19人明確回答沒有對孩子進行過理財教育;12人告訴孩子什么是儲蓄生息;10人讓孩子知道父母掙錢不容易,應該節約;有兩人教孩子如何打工掙錢;兩人為孩子建立收支簿;只有一位家長列出了孩子從兩歲開始接觸錢幣到10歲存錢、創收能力、花錢、慈善獻愛心教育、帶孩子到父母工作場合了解家庭收入的來源等,這位家長對孩子的理財教育意識比較接近歐美發達國家,可惜占的比例太小。
回頭讓我們再看看學生的答卷,當學生拿到問卷后好幾個孩子問老師:什么是理財?是不是讓我們花錢呀?是不是教我們炒股?經過老師解釋后學生開始答卷。問卷第一題是:你知道父母每月的經濟收入嗎?了解家庭每月開支情況嗎?16個學生知道父母的收入情況,而支出情況只有兩個孩子能說清楚,大部分不知道。其中有一份問卷讓我們啼笑皆非,在家庭每月開支處孩子寫的是1000元,而自己的零花錢每月就1000元,也就是說這個12歲學生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家庭每月開支。
當問道:你有沒有靠自己的勞動掙錢的經歷?大多數孩子很開心地回答:有---在家里擦桌子、洗碗得到1元、5元。其實這些應該是孩子作為家庭成員應盡的責任和義務,而家長誤以為可以培養孩子靠勞動掙錢的意識,長期下去,孩子必然只會認錢卻毫無“責任”二字。
至于學校對孩子進行了哪些理財教育,那更是一片茫然。問了很多學校的很多老師,都說哪兒有時間?補習語文、數學、英語還沒有空呢!面對這樣尷尬的回答,不得不思考,作為中國的老師和家長,該如何對孩子從小進行理財教育?有幾個建議提出來供參考:
正確看待金錢 理財教育包括3個方面:賺錢、花費、管理。賺錢是得到金錢的方式;花費是消費;管理是對金錢的態度。在日常生活里教孩子正確對待金錢、運用金錢,使其從對金錢的接觸中學習自尊、自立、責任才是最重要的事。
將理財教育納入學校、家庭 學校、家庭應把以怎樣賺錢、花錢、存錢、與人分享錢財、借錢和使錢增值為主要內容的理財教育納入青少年整個成長教育之中,使孩子生活在一種具有強烈理財意識的環境氛圍之中,逐漸形成善于理財的品質和能力。
勞動創造財富 在日本家庭教育中,家務勞動是學生應盡的義務。如果孩子干活要給他付錢的話,就是對家庭關系的扭曲。讓孩子明白勞動創造財富這個道理,培養他們的勞動意識,從而知道賺錢的正當途徑。分年齡段來進行理財教育我們先看看美國少兒理財教育的目標要求:3歲-4歲能辨認硬幣和紙幣;5歲-6歲知道錢是怎么來的;7歲-9歲能看價格標簽、比較價格,做額外工作賺錢,知道把錢存在儲蓄賬戶,并能制定簡單的一周開銷計劃;10歲-12歲懂得每周節約一點錢,以便大筆開銷使用,并懂得正確使用銀行業務中的術語……中國還沒有發展到給未成年人提供掙錢機會和市場的程度,我們可以根據國情對孩子進行取舍。
教會孩子管理零用錢 從培養孩子最初的金錢意識、掌握初步的錢財支配能力的角度來考慮,適當給孩子零用錢是利大于弊的。一份對我國北京、上海等9個城市青少年的問卷調查顯示,城市中6歲-15歲孩子平均每人每月可從父母和親屬那里得到60元的零花錢,但家長不監控他如何使用,從而造成孩子不珍惜錢財。那么如何教會孩子管理好自己的零用錢呢?老洛克菲勒的教子方法值得借鑒:讓孩子設一個小賬本,寫出開支計劃,并記錄錢財的收入和支出,家長幫他分析這項計劃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這是一個能知道怎樣用錢和科學用錢的好辦法。
養成節約好習慣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小學生穿的多是米奇、耐克、李寧等名牌衣服,用的也是酷狗、米奇等名牌學習用品。應該教給孩子“節約一分錢就是賺得一分錢”的觀念,比如,生活學習用品不攀比,實用就行;要求孩子多留心關掉所有不用的燈、收集整理家中廢舊書報賣破爛等,讓孩子想出更多的節約主意。為錢承擔責任如果在花錢上有什么閃失,不要為孩子開脫,讓其承擔決策失誤的責任,并從經驗中學習。孩子長大一些時,就讓他共同承擔家庭的財務目標,了解家里為什么存錢、怎樣把錢攢多、又怎樣合理地花錢。要求孩子照管好自己的房間、玩具和個人物品,當眼鏡、外套、書籍等因為粗心而不得不替換時,可以考慮要求孩子用其存款彌補這一開銷。
在物質匱乏的年代,人們幾乎不需要理財知識,主要是通過勤儉節約把基本生活安頓好,也正由于社會發展和時代的原因,中國的成年人普遍缺乏理財意識。但如今的社會發展了,對于在經濟社會里成長的孩子們來說,從小就要和錢打交道,財富將是他們人生中必須面對的主題之一。所以,理財要從娃娃抓起。(作者系北京才人堂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