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拉薩4月16日專電 當高校畢業生“計劃分配”在內地城市早已成為歷史的時候,西藏的大學生對這個詞還記憶猶新。
今年是西藏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制度改革的第二年,除部分定向生外,西藏的高校畢業生告別計劃分配制度,均實行雙向選擇,供需見面,自主擇業。就業“陣痛”正在考驗西藏的高校大學生。
西藏大學生就業優勢就在西藏
“我們在和內地高校的學生競爭時沒有多大的優勢?!蔽鞑孛褡鍖W院財經學院四年級學生洛次說,西藏的大學“牌子不響”,一些用人單位看了學生簡歷后就沒有下文了。而在參加一些求職考試時,如全國公務員考試,西藏的大學生和內地名牌大學的學生也確實存在一些差距。學校知名度、英語水平等成了西藏高校畢業生找工作的第一道門檻。
洛次的同學郭黎想進企業工作,因為她學的是金融專業,到企業更能發揮專業的特長。但郭黎認為,西藏的企業太少,沒有多少機會能夠在企業謀求到自己的理想職位。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學生所學專業和實際工作需要不銜接的矛盾在西藏較為突出。從西藏的人才市場上反饋的信息來看,西藏目前緊缺理工類人才(如計算機專業、醫生、交通設計、水利設計等專業人才)、服務行業的管理人才等。而西藏高校文科類專業較多,專業設置沒有面向市場,這造成了學生難以找到“對口”的工作崗位。
西藏自治區勞動就業服務管理局副局長謝智宏說,就業觀念難以轉變是目前西藏高校畢業生普遍存在的最大問題。對于大學生來說,過去包分配,現在他們依然想等、靠政府安排,不愿意到服務行業就業。一些學生家長對孩子的擇業標準沒有改變,認為孩子讀完大學應該在機關事業單位有一份穩定的工作。這些觀念不轉變,實現就業的機會將大打折扣。
西藏大學招生就業處處長央珍認為,西藏的大學生在就業上有其自身的優勢,如他們“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而學校的培養使他們在政治素質和工作技能上能夠很好地為西藏所用。正如藏族學生達瓦所說:“我愿意一輩子在西藏工作,這就是我的優勢。”
政府主導就業喜憂同在
西藏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制度改革從2006年開始實施,當年有2730名非師范類??飘厴I生自謀職業。為了使畢業生能順利就業,政府安排了各類招考工作,包括錄?。梗叮比藶猷l鎮公務員、鄉鎮小學教師和基層監獄勞教人民警察等,同時安排了562名西部志愿者、“三支一扶”和專升本計劃。
西藏大學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2006年實現就業的(不包分配)161名高校畢業生中,僅有15人通過其他渠道就業,絕大多數畢業生還是通過政府渠道走上了工作崗位。
今年西藏有4968名非師范類畢業生雙向選擇,自主擇業,相關的政府部門和共青團組織提供了3700個工作崗位用以公開招考和招募。超過一半的畢業生可以通過政府提供的崗位實現就業。
政府如此大規模提供就業崗位讓許多學生嘗到“甜頭”。西藏民族學院學生洛次說,他現在就是在等政府組織的各種考試,因為這樣的機會多,考上的幾率大。
正在西藏大學讀三年級的學生普扎認為,大學畢業生在增多,政府能夠提供的崗位畢竟有限,離開了政府,許多同學找工作將會很困難。普扎說,西藏的就業機會相對較少,政府的大力介入在完善就業體制形成之前是必要的。但是學生不能只盯著政府提供的崗位,政府的就業思路也應該在提供崗位的基礎上多提供服務。
西藏大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師認為,政府應從積極引導就業上想辦法,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人才市場,制定合理、有序、平等、公開、規范的人才招聘辦法和必要的就業優惠政策。如依托網絡和遠程可視系統等先進技術建立高起點的人才市場,克服西藏地域遼闊、交通落后,高校分布較散,舉辦大型招聘會存在的實際困難。加強對非公有制單位招聘人才的管理,切實保證公正、合理聘用人才,并監督使用情況和待遇等。
告別“計劃分配”帶來連鎖反應
高校畢業生的計劃分配制度淡出西藏歷史舞臺引發了連鎖反應。學生、學校和政府都在逐步適應中找尋自己的定位。
西藏大學生的就業觀念正在積極地轉變。洛次說:“我們必須要習慣到處投簡歷、面試、被淘汰。新的分配方式可以讓學生更好地規劃自己的學習生涯?!苯赵谖鞑卮髮W舉行的一個企業招聘會上,300多名畢業生在爭奪幾個工作崗位。參加招聘的學生索朗告訴記者,現在工作是等不來的,要靠自己去爭取。
針對西藏高校存在專業結構不合理,專業設置層次低,培養人才脫離社會需求的問題,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要求高校的招生規模和學科設置必須考慮社會需求和勞動力市場需求,做到基本與就業市場容量相適應。
同時,西藏各高校加強了對學生的就業指導。西藏大學招生就業處處長央珍說,學校目前從大一到大四都開設了就業指導課程,學校和各學院都在組織校園招聘會。
西藏自治區勞動就業服務管理局副局長謝智宏說,為了鼓勵企業接收高校畢業生,西藏出臺了優惠政策對相關企業給予獎勵。自主創業的畢業生則可以享受稅收、工商等方面的優惠。西藏的人事、教育、勞動保障等部門也在不斷提高自身服務大學生就業的水平,規范和完善就業市場,多形式地幫助大學生就業。
目前,西藏的高校還鼓勵學生“走出去”,并且積極聯系內地的人才市場,引導學生到自治區外就業。西藏民族學院學生郭黎說,她的許多同學正在廈門、廣州等沿海城市尋求發展。(記者 胡星、儲葉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