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第九篇 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第二十五章 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堅持富民導向,完善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鼓勵以創業帶動就業,普遍較快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提高社會保障水平。
第一節 實施居民收入雙倍增計劃
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實現農民收入五年倍增,城市居民收入六年倍增,切實扭轉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擴大趨勢。加快建立職工工資隨勞動生產率增長而增長、最低生活保障隨物價指數增長而增長的長效機制。全面推行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制度,穩步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堅持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創造條件增加城市居民工資性和財產性收入,增加農民經營性和財產性收入,進一步擴大中等收入人群比重。加大財政對公共服務領域的投入,加大對經濟薄弱地區和農村地區的轉移支付力度,普遍增加城鄉居民社會福利。實施弱勢群體關愛計劃,增加失地農民、改制企業職工、老軍工、老知青、老職工和老居委會主任等群體的收入。“十二五”期間,確保農民收入增幅高于城市居民收入增幅,確保低收入者收入增幅高于居民平均收入增幅。
第二節 鼓勵城鄉居民就業創業
穩定增加就業崗位。建立產業結構調整和就業結構調整相結合的促進就業機制,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合理布局勞動密集型產業,推進重大產業項目、重大基礎設施和重點功能區建設,多渠道開發崗位,推動充分就業。幫助城鎮雙失業職工、被征地農民等群體就業。到2015年,有就業愿望、有勞動技能的農業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率超過75%,畢業生當年就業(就學)率達到90%,特困家庭畢業生就業率達到100%。
鼓勵支持自主創業。實施全民創業計劃,努力營造全民創業的氛圍,讓更多群眾在創業中致富,在創業中增加財富積累。不斷完善以創業帶動就業的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健全創業服務體系,努力建設創業型城市。動員各方資源,建設一批示范性的創業孵化基地,實施“十萬農民創業、百萬農民轉移就業”計劃。“十二五”期間,全市建立市級示范創業園40個,大學生創業園30個,農民創業園(創業品牌)30個,累計扶持各類創業者5萬人,通過創業帶動就業35萬人。
健全就業服務網絡。構建城鄉一體化的人力資源市場體系,新建市綜合人力資源市場,實現城鄉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全覆蓋。健全面向全體勞動者的職業技能培訓制度,針對不同群體就業要求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實施有針對性的培訓。建立全市重點企業用工需求信息發布機制,促進勞動力供求雙方的有效對接。督促企業增強勞動法制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規范用工行為,改善勞動條件,落實人文關懷。
第三節 健全社會保障體系
完善基本社會保險制度。按照“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方針,加快完善基本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體系,逐步實現基礎養老金市級統籌,做實個人賬戶。擴大保障覆蓋范圍,重點解決失地農民尚未享受城鎮居民養老、醫療保險等歷史遺留問題,非職工城鎮居民和社會靈活就業人員的社會保障問題,推進困難企業退休人員、職工參加城鎮職工醫保和在校高校學生參加城鎮居民醫保,做好斷保人員續保工作,鼓勵推進農民工參加社會保險,建立好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與企業職工養老保險之間的銜接機制,發展企業年金和補充醫療保險,推動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到2015年實現社會保障全覆蓋。穩步提高社會保障水平,特別是加快建立農民養老金合理增長機制。加強社會保障信息網絡建設,推進市民卡應用,實現精確管理。
完善社會救助制度。建立健全社會互助、應急救助以及醫療、住房、教育等各項政策配套的社會救助體系,加強對特殊群體和困難群眾的綜合幫扶。動態調整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完善物價上漲和困難家庭臨時生活補貼聯動機制。鞏固農村五保和城鎮“三無”對象集中供養,做好孤兒救助工作。加快推進醫療救助制度。加大對經濟困難家庭未成年子女救助力度。加大法律援助工作力度。(下轉A6版)
圖6 生態建設規劃示意圖
專欄3:2014年南京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
南京青奧會將圍繞“人文青奧、綠色青奧、活力青奧”的理念,豐富青奧內涵,弘揚文化和體育精神,打造國際化程度高、具有中國和南京城市元素的青奧會實踐模式,加快城市細節改造和內涵提升,體現國際城市“高端產業、厚重文化、精致空間、人性交通、清新生態、品質生活”發展方向,提高南京城市影響力。重點開展以奧林匹克運動為主題的體育和文化教育活動,促進全世界青年之間的交流。
發展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鼓勵和扶持社會力量舉辦公益性福利設施,重點發展老年福利、殘疾人福利、教育福利、醫療福利、計劃生育家庭福利、住房福利和惠民殯葬福利等。進一步做好擁軍優撫安置工作。繼續發揮紅十字會、慈善基金會等組織的示范作用,引導和鼓勵社會各方面積極參與慈善和公益事業。到2015年,全市接收捐贈站點達到600個。